1187 年,赵构病逝,享年 81 岁。宋孝宗想给他庙号 “世祖”,肯定他建立南宋王朝的功劳。群臣不答应,只好改为 “高宗”,即是宋高宗。 朝堂上的争论没因为庙号定了就平息。不少老臣私下里说,孝宗念着养育之恩,总想抬举赵构,可当年的事谁忘了?靖康之难后,赵构一路南逃,金兵追得他弃城而走,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岳飞等将士浴血奋战,他却听信秦桧的话,害了岳飞,换来了一纸和约。这些事压在群臣心里,改庙号只是个引子。 孝宗心里也憋得慌。他登基后一直想收复失地,可赵构在世时总拦着,说什么 “偏安也是社稷”。现在赵构走了,他想给个 “世祖” 的庙号,既是尽孝,也是想借着这个名号,告诉天下人南宋不是苟且偷生的政权。可群臣的反对像一盆冷水,尤其是老臣史浩站出来说的话,让他没法反驳。 史浩说,庙号里的 “祖” 是给开创基业、平定天下的君主的。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世祖得有同样的功绩才行。赵构确实保住了半壁江山,可他杀忠臣、割土地、称臣纳贡,这些事怎么也算不上 “开创盛世”。要是给了 “世祖”,后世会怎么看?会觉得南宋就是认怂的政权,会让那些战死的将士寒心。 这话传到民间,百姓也议论纷纷。临安城里的小商贩、城外的农夫,都在说岳飞的冤屈,说当年金兵南下时的惨状。有个老兵拄着拐杖去宫门外请愿,说宁愿陛下不给赵构上庙号,也不能让 “世祖” 这个名号蒙羞。孝宗听说后,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他知道群臣和百姓说的都对,可心里的那点执念放不下。 过了几天,孝宗下旨,说再议庙号之事,还请群臣拿出具体的依据。这时候,翰林学士洪迈站了出来,他整理了历代庙号的规矩,还找来了赵构当年的一些手诏。其中一份手诏里,赵构自己写着 “朕无尺寸之功,唯守社稷而已,不敢称祖”。原来赵构早就料到身后事,知道自己没资格用 “祖” 字庙号。 这份手诏一公布,朝堂上安静了。孝宗拿着手诏,眼泪掉了下来。他终于明白,赵构心里其实也清楚自己的所作所为,只是当年被形势所迫,又贪恋权势,才做出那些事。现在真相大白,群臣也不再反对,纷纷上奏,说 “高宗” 这个庙号合适,“高” 有功过并存、功过皆高之意,既肯定了他保社稷的功,也不回避他的过。 孝宗准了群臣的奏请,正式定庙号为 “高宗”。可就在葬礼举行的前一天,又出了件意外。有人在岳飞墓前发现了一块石碑,上面是赵构的笔迹,写着 “岳武穆功高盖世,朕之过也,来世当偿”。没人知道这块石碑是谁立的,有人说是孝宗偷偷立的,有人说是赵构的老部下,还有人说是百姓自发做的。 消息传开后,临安城里的百姓都去岳飞墓前祭拜,不少人哭着说,总算等到了一句道歉。孝宗听说后,没解释,只是下旨重修岳飞墓,追封岳飞为鄂王。而宋高宗赵构的庙号之争,也成了南宋的一个转折点。孝宗借着这件事,凝聚了朝野人心,没过多久就下令整军备战,准备北伐。百姓们都说,这才是南宋该有的样子,高宗的庙号定对了,不是因为赵构配得上,而是因为这个庙号提醒着后世君主,功过自有公论,不能再走偏安的老路。
1187年,赵构病逝,享年81岁。宋孝宗想给他庙号“世祖”,肯定他建立南
非凡历史
2025-11-20 09:38:0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