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 年的一天,面对美军包围,39 军陷入绝境,在这个关键时刻,开国中将吴信泉起了一大胆念头,竟然不开一枪困住美军 7 天 7 夜,李奇微认知被打破:仗还能这么打 当时美军把 39 军的阵地围得像铁桶,天上有飞机盘旋,地上有坦克来回巡逻,每隔半小时就会朝阵地方向打几炮,试探动静。39 军的士兵们躲在临时挖的工事里,水壶里的水快喝光了,压缩饼干也剩得不多,有人枪膛里就剩三发子弹,连呼吸都不敢太用力,生怕被美军的观察员发现。 吴信泉站在指挥部的小土坡上,拿着望远镜看了半天,身后的参谋们都等着他下命令 —— 要么硬冲突围,要么死守待援,可这两个办法都不太行。硬冲的话,美军的火力太猛,士兵们肯定要付出大代价;死守的话,补给线早被掐断了,撑不了两天就得弹尽粮绝。 等参谋们把情况汇报完,吴信泉突然把望远镜一放,说了句:“不跟他们硬拼,也不傻等着,咱们给他们演场戏。” 大家都愣了,没人明白这 “演戏” 是怎么回事。吴信泉接着说,美军最厉害的是装备,可最怕的是摸不清咱们的底细,还怕夜里被偷袭,更离不开补给。咱们就抓住这几点,让他们不敢动。 当天下午,美军就发现不对劲了。原本安静的 39 军阵地,突然从不同方向冒出了几面红旗,有的地方还传来了吹号声,像是有大部队在调动。美军指挥官赶紧让飞机去侦察,可飞了好几圈,除了看到零星的士兵在战壕里移动,没发现大部队的影子。但他们不敢大意,生怕是 39 军要发起总攻,赶紧把坦克调到各个缺口,加强防守,原本准备进攻的计划也停了下来。 到了晚上,更奇怪的事发生了。美军阵地周围时不时会传来枪声,有时在东边,有时在西边,还有人往他们的帐篷附近扔手榴弹 —— 但都没炸到什么人,就是听个响。美军士兵刚想休息,就被枪声惊醒,穿好装备跑出去,却连个人影都找不到。就这样折腾了一整夜,美军没一个人能睡安稳,天亮的时候,一个个眼睛通红,连端枪的力气都快没了。 接下来的几天,39 军就这么跟美军耗着。白天,士兵们会故意在阵地前走动,有时还会把空的弹药箱摆出来,让美军以为他们弹药充足;要是美军的飞机过来,就放几发信号弹,假装要防空,吓得飞机不敢低飞。晚上更热闹,小股士兵摸到美军补给线附近,不跟守卫的美军正面打,就把他们的铁丝网剪几个口子,或者在路边放些树枝、布条,假装是埋了地雷。有一次,美军派了一个小队去检查补给车,看到路边的布条,以为有地雷,愣是不敢往前走,最后只能把补给车退回去。 李奇微在后方听着汇报,越来越纳闷。他本来以为,39 军被包围后,最多三天就会撑不住,要么投降要么突围,可现在都第五天了,39 军不仅没乱,还时不时 “骚扰” 美军,看起来一点都不像快弹尽粮绝的样子。他让前线指挥官加大侦察力度,可每次传回来的消息都不一样 —— 有时说 39 军在增兵,有时说他们在修工事,根本摸不清真实情况。 到了第七天,前线的美军终于撑不住了。士兵们连续七天没睡好,吃的也越来越少,士气低到了极点。有的士兵甚至跟长官说,宁愿撤退也不想再跟 39 军耗下去了。李奇微没办法,只能下令撤退 —— 他怕再耗下去,要是 39 军真的有援军过来,美军反而会被包围。 等美军的坦克和士兵慢慢撤走,39 军的士兵们才从工事里出来,一个个都松了口气。这时大家才知道,其实早在第五天,他们的弹药就只剩够一天用的了,水和粮食也只够勉强撑到第六天。吴信泉当时就是赌美军不敢跟他们耗,赌李奇微摸不清他们的底细,才敢用这个 “疑兵计”。 后来李奇微在回忆录里写这件事的时候,还忍不住感叹:他打了这么多年仗,从来没想过不用大规模冲锋、不用密集炮火,光靠 “装样子” 就能把一支装备精良的部队困住七天七夜。而吴信泉在后来跟部下聊天时说,当时他心里也没底,只是看到士兵们哪怕饿着肚子也没放弃,就觉得必须赌一把 —— 结果这一把,不仅救了 39 军,还打破了美军对战争的认知。
1951年的一天,面对美军包围,39军陷入绝境,在这个关键时刻,开国中将吴信
非凡历史
2025-11-20 10:37:4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