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最近又放了个大招:重开约6000家门店。消息一出,42人的热

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最近又放了个大招:重开约6000家门店。消息一出,42人的热议区瞬间挤满了观点,有人直指“都是收加盟费的,亏的都是那些加盟的人”,有人则表示“每次去也是只逛不买”。这6000家店的重开计划,究竟是品牌升级的雄心,还是另一场资本的游戏? 先看核心动作。叶国富的目标很明确:推动门店从小店向大店升级。为什么要升级?为了承载更高占比的IP产品。这背后是一整套商业逻辑——大店能展示更多IP联名商品,比如三丽鸥、迪士尼这些热门IP,从而拉高客单价和毛利率。最终目的,是实现同店增长的全面提升。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开店,而是从“性价比零售”向“文化创意品牌”的转型。叶国富想通过这次大规模整改,重塑用户心智,让消费者觉得名创优品不只是“便宜”,还有“创意”和“文化”。 时间线很重要。叶国富的商业履历,就是一部中国零售业的变迁史。1977年11月,他出生在湖北十堰。1998年,中专毕业后赴广东创业,那是改革开放前沿阵地,遍地是机会。2001年7月,他拿到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管理专业大专文凭,知识储备开始跟上实践。2005年,他创立了哎呀呀饰品连锁企业,抓住了年轻女性的饰品需求。2009年,名创优品公司成立,但真正的转折点是2013年——叶国富与日本设计师三宅顺也在日本联合创办名创优品品牌,日系简约风格加上低价策略,迅速打开市场。2016年,销售额突破100亿,这是名创优品的高光时刻。 资本市场也没落下。2020年10月,叶国富带领名创优品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2022年7月,又正式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形式是双重主要上市。这意味着名创优品同时在美国和香港两个核心市场融资,国际化步伐加快。2024年9月,叶国富又任广东骏才国际商贸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商业版图持续扩张。 但争议一直都在。网友“明灯三千uuwB6”的评论很尖锐:“都是收加盟费的,亏的都是那些加盟的人,背后资本运作,加盟费先割一笔,店铺选址装修要统一又割一笔,产品铺货(卖得好的必须搭配卖得不好的)又割一笔,韭菜割了又涨。”这条评论来自广西,获得了229个赞,说明戳中了很多人的痛点。加盟模式确实是名创优品快速扩张的利器,但对加盟商来说,风险也不小。加盟费、装修费、铺货费,这些都是前期投入,如果经营不善,很容易亏本。 河南网友“本鹏涛3y”则更直接:“收加盟费来的。”154个赞,代表了另一种声音——名创优品的盈利模式,可能更多依赖加盟而非直营。青海网友“馨馨相聚”说:“让他开吧,每次去也是只逛不买。”75个赞,反映了部分消费者的真实心态:名创优品的东西好看,但不一定非买不可,复购率可能不高。 叶国富自己也在不断调整策略。2020年,他提出“兴趣消费”概念,推动企业转型。这和现在的“文化创意品牌”是一脉相承的。他意识到,单纯的“性价比”已经不够吸引消费者,尤其是Z世代,他们更看重兴趣、情感和文化认同。所以,名创优品开始大量引入IP产品,比如和漫威、故宫文创合作,试图从“十元店”变成“生活潮流品牌”。 但转型并不容易。从小店到大店,意味着租金成本上升,对选址的要求更高。IP产品虽然能吸引眼球,但授权成本也不低,这部分成本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如果定价过高,可能会失去“性价比”的优势;如果定价过低,又难以覆盖成本。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再看行业背景。现在的零售市场,竞争太激烈了。线上有拼多多、淘宝特价版,线下有各种精品店、集合店。名创优品既要和线上平台比价格,又要和线下实体店比体验。6000家店的重开计划,听起来很壮观,但执行起来,每一步都充满挑战。 叶国富的个人经历,其实也反映了中国企业家的韧性。从湖北十堰的中专生,到广东的创业者,再到上市公司的掌舵人,他抓住了每一个时代的风口。从饰品到生活杂货,从性价比到兴趣消费,他的商业嗅觉一直很敏锐。但这次6000家店的升级,可能是他面临的最大考验。 对消费者来说,名创优品的转型意味着什么?可能是更多有趣的IP产品,更好的购物环境,也可能是更高的价格。对加盟商来说,是机遇还是陷阱?需要仔细评估成本和收益。对整个零售行业来说,名创优品的这次尝试,或许能为其他企业提供一些借鉴——如何在低价和品质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在快速扩张的同时保持品牌调性。 最后,回到那个问题:6000家店的重开,是雄心还是游戏?答案可能因人而异。对叶国富来说,这是他商业版图的重要一步;对加盟商来说,这是一场需要谨慎下注的赌局;对消费者来说,这可能只是多了一个逛街的选择。但无论如何,这场大戏已经开演,我们拭目以待。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和借鉴

0 阅读:2
金建论冰川中探险的勇士

金建论冰川中探险的勇士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