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 年,日军包围大常村,情急之下,常大娘把肖华司令员藏在枣堆里,不料日军尝了一个枣子后,却说:“把枣子统统拉走!” 常大娘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手紧紧攥着围裙,指节都泛了白。枣堆就在院子中央,是今年刚收的红枣,堆得像座小山,肖华司令员就藏在最底下,铺着干草,只露着一点缝隙透气。日军的刺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几个士兵已经拿起扁担和绳子,就要动手挑枣。 常大娘急中生智,往前迈了一步,伸手拦住最前面的日军:“太君,这枣还没晒透,带着潮气,拉回去放不了几天就会烂。” 日军小队长眯着眼打量她,又捡起一个枣子咬了咬,眉头皱了皱,似乎觉得确实有些湿。但他挥了挥手,还是不耐烦地说:“啰嗦什么,拉回去晒,统统拉走!” 士兵们不再犹豫,扁担插进枣堆,一筐筐红枣被抬起来往门外的马车上装。常大娘看着枣堆一点点变矮,心都快跳出来了,她知道再这么装下去,用不了多久就会露馅。她悄悄往后退了两步,脚在地上轻轻蹭了蹭,这是她和村里后生们约定的信号,意思是情况紧急,需要支援。 没过多久,院门外传来一阵吵嚷,村里的王二柱带着几个后生挑着空筐跑进来,一脸堆笑地对日军小队长说:“太君,我们帮你们挑,这枣沉,山路不好走,我们熟路,能快些。” 日军小队长打量着他们,见都是些老实巴交的庄稼汉,也就点了点头。 王二柱和后生们拿起扁担,故意把筐子往枣堆边缘插,装的都是表层的枣,还故意装作没力气,挑起来摇摇晃晃,时不时撒几颗在地上。日军见状骂骂咧咧,不得不分出几个人去捡枣。常大娘趁机绕到枣堆后面,悄悄拨开表层的枣子,对着下面轻声说:“肖司令,别出声,撑住。” 就在这时,一个日军士兵觉得不对劲,指着枣堆对小队长说:“队长,这枣堆怎么看着有点松,好像有人动过。” 小队长立刻端起枪,走到枣堆前,用刺刀往枣堆里戳了戳。常大娘的心一下子悬到了半空,紧紧盯着刺刀的方向,幸好刺刀戳在了旁边,没碰到肖华司令员。 她赶紧上前打圆场:“太君,这枣堆堆了好几天,风吹日晒的,自然有些松。要不我给你们找块油布盖上,拉回去也不容易坏。” 说着就转身要去屋里拿油布,可日军小队长却一把拉住她,眼神凶狠:“不用,我要亲自检查。” 他挥了挥手,让士兵们停下装枣,拿起刺刀就要往枣堆深处扎。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村外突然响起了一阵枪声,还夹杂着喊杀声。日军小队长脸色一变,立刻回头问:“怎么回事?” 一个士兵跑进来报告:“队长,村外有八路军的游击队,好像是来救肖华的!” 日军顿时慌了神,他们这次包围村子就是为了抓肖华,没想到游击队来得这么快。小队长不敢恋战,赶紧下令:“别装了,快撤退,守住村口!” 士兵们一听,扔下扁担就往门外跑,生怕被游击队包围。 王二柱和后生们趁机把没装完的枣筐推倒,红枣撒了一地,挡住了日军的去路。日军骂骂咧咧地踩着枣子往外跑,很快就消失在了村口。 等日军走远了,常大娘赶紧和后生们扒开枣堆,把肖华司令员扶了出来。肖华司令员拍了拍身上的枣子和干草,握着常大娘的手说:“大娘,谢谢你,又救了我一次。” 常大娘笑着摆手:“应该的,你们是为了咱们老百姓打仗。” 就在这时,王二柱拿着一个小布包跑过来,递给肖华司令员:“肖司令,刚才日军慌乱中,这个掉在枣堆里了,我捡起来了。” 肖华司令员打开布包一看,里面竟是一份日军的作战计划,标注着接下来要进攻的几个村子和兵力部署。 原来,日军小队长一直把这份计划藏在怀里,刚才慌乱中不小心掉了出来,正好落在了枣堆上。肖华司令员看着这份作战计划,高兴地说:“这真是意外之喜,有了它,我们就能提前部署,打日军一个措手不及!” 常大娘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她没想到,日军要强拉枣子的危机,最后竟然变成了获取敌军情报的转机,而这一切,都多亏了村里人和八路军的心心相印。
蒋介石晚年曾坦言三件悔事。他收养了戴季陶的儿子蒋纬国。兄弟二人长期存在隔阂,消耗
【130评论】【25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