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血战长沙的李玉堂被枪杀于台北碧潭刑场,蒋介石亲自在判决书上批了一个“耻”字,而李玉堂同样高呼:“一生为国,如此下场,心有不甘!” 1937年上海陷落后,他升为第八军军长,带着部队往浙皖赣边境转移,日军跟在后面穷追不舍,在牛头山附近咬住了他们。 李玉堂当即让后卫部队死死顶住,主力部队抢在日军前头登上牛头山制高点,挖战壕、架机枪,把阵地扎得牢牢的。 他当着全体将士的面放了狠话:“没有我的命令谁敢退,军法处置绝不姑息!” 第二天天刚亮,日军的重炮就开了火,李玉堂在前沿工事里喊着指挥,哪里快守不住就调预备队补,将士们抱着“跟阵地共存亡”的心思,一次次把日军打下去。 第三天日军加派了两个联队,还搞起梯形队轮番进攻,想用人海战术堆开防线。 可李玉堂有了经验,等日军冲到几十米内,轻重武器一齐开火,阵地前很快躺满了日军尸体。 这时候援军赶到,两边一夹击,日军彻底溃败,整场战斗李玉堂始终在前线,第八军也凭此战,得了“泰山军”的称号。 牛头山的胜仗让李玉堂成了日军眼里的硬茬,真正让他在全国出名的,是三次守长沙的恶战。 1941年,日军占了九江后直扑长沙,李玉堂亲自到前线看地形,选中马鞍山这个易守难攻的地方,把炮火集中起来狠狠还击。 日军被打得死伤一片,只能往后退,第一次长沙保卫战就这么赢了。 第二年日军带着化学兵种卷土重来,还突破了第一道防线。 李玉堂沉着应对,守死第二道防线的同时,让左右两翼部队往前包抄,织成一张环形火力网,日军钻进网里被三面夹击,只能再次败走。 1943年,李玉堂已经被调去当第二十七集团军副总司令,按说该去新岗位报到,可他察觉日军又要打长沙,当即决定留下。 身边人劝他别趟浑水,他瞪着眼睛说:“官可以不当,鬼子不能不打!” 他开了誓师大会,跟将士们说“要跟长沙共存亡”,还让人把所有船只都封了,就是要断了后退的念想。 这场仗打了整整一周,李玉堂一直在前线督战,最后毙伤日军六千多人,俘虏两千多,第三次长沙保卫战又赢了。 凭着这些战功,他拿到了国民党军队的最高荣誉“青天白日勋章”,后来还带着部队参加常德会战、衡阳保卫战,把广西也收了回来。 1947年他当上徐兖绥靖区司令官,名义上管着徐州到兖州的防务,实际上手里没多少兵。 唯一的正规军被国防部调走,他只能指挥两个保安团,成了个空头司令,他多次向上级要兵,可没人搭理他。 1948年7月,解放军打兖州,李玉堂把重点放在西关防守,可架不住兵力悬殊,西关丢了之后,兖州外围全没了。 解放军发动总攻后,城防很快被突破,他带着残部巷战到最后,实在撑不下去才同意突围。 结果突围部队被打散,他跟另一个军长都成了俘虏。 幸运的是,李玉堂冒充普通士兵没被认出来,押解途中找机会逃了出来,他化装成农民,躲在微山湖的村子里,后来靠一个渔夫帮忙到了临城,坐火车逃到徐州。 可国民党国防部没给他好脸色,直接给了个“永不叙用”的处分,这位打了二十八年仗的将军,只能躲到上海避风头。 1949年蒋介石下野后,李玉堂才靠着老关系复出,到海南当防卫副总司令,后来又兼了东路军总指挥和第三十二军军长,守着文昌到榆林的防线。 当时解放军要解放海南,看出李玉堂是可以争取的对象,就通过他夫人陈伯兰和内兄陈石清跟他联系。 李玉堂也动了心,可没等谈妥,海南战役就打起来了,两边的联络断了。 他没法发动起义,只能硬着头皮指挥部队抵抗,结果第三十二军被打得惨败,他带着残部撤到了台湾。 到了台湾,李玉堂先被撤了军职,没过多久就被抓了,原来是他的随从副官李刚暴露了,供出他夫人和内兄曾来策反他。 他给内兄报信让其逃跑的信,被保密局截了下来。 审判的时候,审判长钱大钧查来查去,觉得李玉堂确实不知道夫人的具体活动,就按“知匪不报”判了七年,后来又改成十五年。 可蒋介石看到判决书,随手批了个“耻”字,就这么一个字,直接改成了死刑。 1951年2月5日,李玉堂和夫人陈伯兰被押到台北碧潭刑场,临刑前他留下遗书,里面写着 “我命已矣!但事与我无关……我无对不起国家之事,国家如此对我,于国家何益?……不过一生为国,如此下场,心有不甘耳!” 但李玉堂的功绩,历史没忘了,1983年7月20日,山东省人民政府经国务院批准,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理由很明确:他在海南的时候,已经接受了解放军的起义条件,只是因为联络中断没来得及行动,并不是真心跟着国民党退到台湾。 更重要的是,他在抗战时期立下的大功,是实实在在的民族贡献。 真正的英雄从不怕时间检验,公道或许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 【评论区聊聊】对于这位国民党军人,你有何看法? (信源:李玉堂——抗日战争纪念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