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节振国,徒手夺刀,以一挡十,这是何等的血性与勇武!可惜30岁的生命,永远停留

古史 2025-11-21 16:52:58

英雄节振国,徒手夺刀,以一挡十,这是何等的血性与勇武!可惜30岁的生命,永远停留在了1940年。他活得比星辰更璀璨!这才是我们该追的“真顶流”!   1938年的开滦煤矿,黑黢黢的井口吞着矿工的血汗,英国资本家攥着工人们的生计,日本鬼子盯着井下的煤炭。   这些黑疙瘩是他们侵华战争的动力,双方勾连起来压榨矿工,日子早过不下去了。   3月里,怒火终于烧了起来,一场大罢工席卷全矿。   28岁的节振国在矿工里威望极高,他打小习武,身手好,更肯为工友出头,谁受了欺负他都敢站出来说话。   工友们都服他,一致推他当赵各庄矿工人纠察队的队长,节振国带着上千名队员举着斧头、镐把守着矿场,跟资本家和伪军硬扛。   最后硬是逼对方签了协议,取消了苛待工人的制度,这罢工断了鬼子的煤炭,也把节振国推到了风口浪尖。   才过俩月,鬼子的报复就来了,5月6日天刚亮,日伪军就把节振国家围得严严实实。   宪兵队长高野带着人踹开门,见西屋有个中年男人在睡觉,上去就用木棍往头上砸,砸晕了就绑。   男人的媳妇冲进来护着,喊着“他不是节振国”,翻译官吴川跟高野一说,高野劈头盖脸又给了男人几个嘴巴,逼问:“节振国在哪?!”   刚从井下换班的节振国,正往师傅家走,半道上就撞见了嫂子的弟弟,一听哥哥被抓还遭了毒打,节振国眼睛都红了,转身就往家跑。   武术师傅宋振石在工人俱乐部拦住他:“鬼子刚在这搜过你家,你赶紧躲起来!”   节振国甩开师傅的手,急着说:“我哥挨了打,我不能不管!”   宋振石还想劝,说花钱赎人就行,节振国吼了句:“好汉做事好汉当,我不怕小鬼子!”推开师傅就往家冲。   门口站岗的伪军不认识他,横枪阻拦,节振国一步跳过去,一把推开大枪,俩伪军摔在墙上。   他冲进院子,就见哥哥节振德被绑在堂屋门口,浑身是血,连气都快喘不上了。   节振国脑袋一热,大喊:“我就是节振国!天大的事我一人担着,放了我哥!”踩着锅台就站到了高野面前。   屋里的鬼子全愣了,没人敢动,他们压根没料到要抓的人敢自己送上门,还这么硬气,见节振国不反抗,他们赶紧将其绑了起来。   高野缓过神来,盯着节振国问:“枪在哪?”节振国随口说:“在东屋柜子里。”这话让高野放了心,带着所有人去搜枪,堂屋就剩了他们兄弟俩。   醒过来的节振德比弟弟大十岁,遇事沉得住气,低声喊:“老二,不能白死,亮本事。”   节振国一下子醒过神,挣了挣绑绳,抄起锅台上的菜刀割断绳子,又赶紧给哥哥松了绑。   高野听见堂屋有动静,挑开东屋门帘就往外闯,节振国迎面一刀劈过去,高野本能地一躲,左耳连带着脖子上的肉被劈开,血喷了一地,嚎叫着倒在地上。   节振国上前一把抽走了高野的战刀。   吴川和俩宪兵听见动静跑出来,节振德抓起弟弟练功用的单刀,上去就给了吴川一刀。   节振国见堂屋地方小,施展不开,就把俩宪兵引到院子里,刀光一闪就劈倒一个,另一个吓得喊着就往外跑。   院外的伪军冲进来,见节振国浑身是血举着刀,转身就逃,节振国一刀削在他胳膊上,伪军拖着只剩块皮连着的胳膊摔在门外。   院外的鬼子朝墙头开枪,节振国左腿中了弹,节振德后背挨了几枪,倒在血泊里没了气。   节振国刚翻上墙头想拉哥哥,就被敌人发现了。   正着急的时候,房后传来喊声,是保安署长的卫士贾俊亭和他的武术师兄弟张志发等人。   这些人要么是他的同乡,要么是佩服他的工友,早就埋伏在这等着救他。   孙玉赶紧背起受伤的节振国,张志发和杨占山两边护着,贾俊亭往西开了几枪,喊着“节振国往西跑了”,把鬼子引了过去。   几个人趁机把节振国送到丰润城关养伤。   伤好以后,节振国立马联络矿工,拉起了冀东第一支工人抗日游击队。   三千多矿工争相加入,队伍越拉越大,1939年秋天,经冀东地委书记周文彬介绍,节振国入了党。   1940年8月1日,他领着人夜袭赵各庄的敌人弹药库,撤到滦县下尤各庄时遭了敌人围攻。   团长陈群带着队伍打退敌人,消灭了五十多个鬼子,撤到上尤各庄才发现节振国没跟上来。   正着急呢,节振国浑身是泥乐呵呵地回来了,说趴在高粱地里又撂倒十几个敌人,还提议杀个回马枪。 节振国带着一队人切断敌人退路,把敌人压到村东,他第一个跳到沟底,刚要逼近阵地,藏在暗处的敌人开了枪。   这位30岁的英雄,就这么猝不及防地倒了下去。   毛主席听了他的事迹后,说他是“民族英雄式的人物”。   他牺牲后,周总理特意让文艺工作者把他的故事写出来、演出来,让更多人知道这个工人英雄。   节振国30岁的人生,短得像流星,却亮得能照见冀东抗日的路。   英雄从不是天生的巨人,是危难时敢站出来的普通人,是用骨气撑着民族脊梁的劳动者。   ‌【评论区聊聊】你身边有没有听过这样藏在民间的英雄故事? (信源:节振国——百度百科)

0 阅读:8
古史

古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