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下旨传召徐惠侍寝,他等了半天,徐惠就是不到,气得他准备重罚徐惠。没想到,徐

非凡历史 2025-11-21 17:37:56

李世民下旨传召徐惠侍寝,他等了半天,徐惠就是不到,气得他准备重罚徐惠。没想到,徐惠灵机一动,只用一招便让李世民转怒为喜。 太极殿的烛火燃得正旺,李世民坐在龙椅上,手指一下下叩着扶手。已经等了一个时辰,宫人们端来的茶水换了三波,凉了又热,热了又凉,徐惠的影子始终没出现在殿门口。他本来今日处理完朝政心情尚可,想着徐惠聪慧温婉,召来伴夜解解乏,没成想这女子竟敢抗旨。 “废物!” 李世民猛地一拍桌子,茶杯里的水溅了出来,顺着桌沿往下滴,“传朕的话,把徐惠拖到殿外,重打三十大板,让她知道抗旨的下场!” 旁边的大太监李德全吓得连忙跪下,磕了个头:“陛下息怒,徐婕妤向来懂事,许是路上出了什么岔子,不如再等等?” “等?朕的话她也敢耽搁?” 李世民怒气更盛,起身踱了两步,腰间的玉带随着动作摩擦出细碎的声响,“再敢求情,连你一起罚!” 李德全不敢再说话,低着头准备起身传旨。就在这时,殿门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徐惠提着裙摆快步走进来,身上的素衣沾了些尘土,手里紧紧抱着一卷竹简,头发也有些散乱,却没半点慌乱之色。 她进门便跪下,没等李世民开口训斥,先把竹简高高举过头顶:“陛下,臣女并非故意违逆圣意,实在是这东西太过紧要,耽误不得。” 李世民瞪着她,脸色铁青:“什么东西比朕的旨意还重要?你倒是说说,说不出个所以然,今日这三十大板你躲不过去!” 徐惠伏在地上,声音平稳:“陛下可知,关中上月旱情加重,三州百姓已经开始逃荒?臣女今日去城外走访,见流民沿路乞讨,甚至有村落因缺水闹起了冲突。回来后连夜整理了应对之法,生怕晚一刻奏报,就多一份民怨,所以才耽搁了陛下的传召。” 李世民愣了一下,怒气稍稍压下去几分。他最近确实为旱情烦心,户部递上来的奏折只说灾情严重,却没个切实可行的办法。他上前一步,一把夺过竹简,展开细看。 竹简上的字写得工整,第一条便是开仓放粮的细则,标注了各州粮仓的存粮数量,甚至算好了每日发放的份额,避免浪费;第二条是引水之法,提议征调附近工匠,疏通旧有河道,再组织百姓挖渠引水,还附了简易的水渠图纸;第三条更细致,说要安抚流民,划分临时安置点,让有手艺的流民参与水渠修建,给工钱管饭,既解决劳力,又避免流民作乱。 李世民越看眉头皱得越紧,不是生气,是沉下心来琢磨。这些法子比大臣们空泛的奏疏实在多了,每一条都能落地,甚至连可能出现的问题都提前想到了应对之策。他看完最后一片竹简,抬头看向徐惠,脸上的怒气已经消得干干净净。 “你这些法子,是怎么想出来的?” 李世民的声音缓和了不少。 “臣女走访时,听老农说过旧渠的位置,又去户部查了粮仓的账目,结合之前读的治河典籍,才整理出来的。” 徐惠依旧跪着,“臣女知道抗旨不对,但百姓性命关天,实在不敢耽搁。” 李世民伸手把她扶起来,眼神里满是赞许:“起来吧,你不仅没错,还立了大功。刚才是朕急躁了,错怪你了。” 徐惠站起身,轻轻拍了拍素衣上的尘土:“陛下心系百姓,臣女只是做了分内之事。” 李世民拿着竹简,又翻了一遍,越看越满意:“这些法子切实可行,明日朕就下旨,按你说的办。你想要什么赏赐,尽管说。” 徐惠摇摇头:“陛下能重视百姓疾苦,让灾情尽快缓解,就是对臣女最好的赏赐。” 李世民哈哈大笑,心情彻底好了:“好一个心系百姓的徐婕妤,朕没白疼你。” 他刚要吩咐宫人摆宴,徐惠忽然从袖中掏出一张纸条,递了过去:“陛下,还有一件事。臣女查粮仓账目时,发现有人暗中克扣粮食,这是克扣官员的名单。” 李世民接过纸条,扫了一眼,脸色微微一沉,随即又笑了:“你啊,真是给朕带来了大惊喜。不仅解决了旱情,还揪出了蛀虫。” 他把纸条递给李德全:“明日让御史台按名单彻查,一个都不能放过!” 李德全连忙应下。李世民看着徐惠,眼神里满是欣赏:“你这一招,既救了百姓,又帮朕除了隐患,比什么侍寝都强。” 徐惠浅浅一笑:“能为陛下分忧,为百姓解难,是臣女的福气。” 没人知道,徐惠其实早就料到李世民会为旱情烦心。她故意晚到,就是算准了李世民发怒时,抛出这些切实的办法,既能让他瞬间消气,又能让他重视灾情和贪腐问题。既避开了惩罚,又立下大功,还让李世民对她更加敬重宠爱。后来按徐惠的法子施行,不出一个月,关中旱情缓解,贪官被一网打尽,百姓安居乐业。李世民不仅升了徐惠的位份,还常常召她商议朝政,徐惠也成了后宫中最受敬重的妃嫔,一时风光无两。

0 阅读:19
非凡历史

非凡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