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2 年,朱元璋急召周德兴,“你儿子已被处死!” 周德兴一惊,质问道,“你死了儿子,为何要杀我的独子?”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手指叩着案几,声音沉得像铁块。“周德兴,朕杀你儿子,从不是因为太子薨了迁怒。” 他抬手扔出一叠纸,落在周德兴脚边,“你自己看,你那宝贝儿子周骥,勾结胡惟庸余党,私购甲胄三百副,藏在城郊庄园地窖里,上个月还和蒙古使者密会,意图里应外合。” 周德兴弯腰捡起纸,手抖得厉害。上面是周骥的笔迹,还有庄园的图纸,甚至有蒙古使者的供词画押。他盯着字迹,越看心越凉 —— 那确实是儿子的字,可他不信儿子会反。“不可能!我儿自幼跟着我,吃的是大明的饭,穿的是大明的衣,怎么会通蒙古?” “通不通,证据在此。” 朱元璋起身,走到他面前,“朕念你是开国功臣,跟着朕打了二十年江山,本想留他全尸。可他不仅不认罪,还拔剑伤了锦衣卫,这才按律当斩。” 周德兴猛地抬头,眼里血丝迸出:“你胡说!我儿性格温和,连鸡都不敢杀,怎么会伤锦衣卫?朱元璋,你是不是记错了?还是有人栽赃?” 殿外突然闯进一个锦衣卫,跪地禀报:“陛下,周骥旧部求见,说有要事禀报,事关周将军之子清白。” 朱元璋皱眉:“让他进来。” 一个穿着布衣的年轻人走进来,正是周骥的贴身护卫。他跪在地上,从怀里掏出一块玉佩,双手奉上:“陛下,这是周公子交给小人的,说若他出事,让小人务必交给周将军。公子说,有人逼他写反书,还拿家人性命要挟,他没办法才假意答应,暗地里收集了那人的罪证。” 周德兴一把抢过玉佩,那是他给儿子的生辰礼,上面刻着 “忠勇” 二字。护卫接着说:“公子说,逼他的人是李善长的侄子李存义,李存义一直记恨周将军当年弹劾他贪墨,想借谋逆案除掉周家。公子本想今日面圣禀报,没想到昨夜就被锦衣卫带走了。” 朱元璋脸色骤变,转身看向旁边的锦衣卫指挥使:“朕派你们查案,就是这么查的?” 指挥使吓得魂飞魄散,连连磕头:“臣该死!是李存义给了假供词,还买通了勘验的官员,臣一时失察。” 周德兴只觉得天旋地转,他揪着指挥使的衣领:“我儿现在在哪?你说他被处死,他尸体呢?” 朱元璋沉声道:“住手。周德兴,朕没杀你儿子。” 所有人都愣住了。朱元璋走到案前,翻开另一本卷宗:“朕早就觉得李存义近期动作反常,你儿子的案子疑点太多,所以昨日锦衣卫带走他后,朕就把他秘密关押了,对外宣称处死,就是为了引幕后黑手现身。” 话音刚落,殿外又传来通报,李存义被锦衣卫押了进来,身上绑着铁链。他一见殿内情形,顿时瘫倒在地:“陛下饶命!臣一时糊涂,是臣栽赃周骥,求陛下开恩!” 朱元璋冷笑一声:“糊涂?你勾结胡惟庸余党,意图颠覆大明,还想嫁祸忠良,当朕是傻子?” 他看向周德兴,“周将军,你儿子在天牢安好,朕这就让人带你去见他。李存义及同党,一律按谋逆罪处置,抄家灭族,以儆效尤。” 周德兴愣在原地,眼泪突然掉了下来。他征战半生,刀枪剑雨都没怕过,此刻却浑身发软。朱元璋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我是发小,朕怎会轻易杀你独子?太子薨了,朕心里也痛,但大明的律法,不能容奸人作祟,更不能寒了功臣的心。” 半个时辰后,周德兴在天牢见到了周骥。儿子虽然面带憔悴,却毫发无伤。父子俩相拥而泣,周骥说:“爹,我就知道陛下不会错杀好人。” 而宫墙之外,李存义的惨叫声传遍街巷。这场看似绝情的处死,实则是朱元璋布下的局,既揪出了隐藏的奸佞,又护住了开国功臣,也让朝堂上下看清了 —— 大明的江山,容不得半点阴谋诡计,而真正的忠良,绝不会被辜负。
1392年,朱元璋急召周德兴,“你儿子已被处死!”周德兴一惊,质问道,“你死
非凡历史
2025-11-21 18:38:09
0
阅读: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