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咱们这边一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印度那边的水产商们立马就坐不

文文纪实 2025-11-22 07:15:15

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咱们这边一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印度那边的水产商们立马就坐不住了,感觉天大的机会来了。 🔍 印度为啥这么积极? 说白了,印度水产商现在也是被逼得没办法。他们以前最大的客户是美国,差不多三分之一的货都卖到那儿。结果从今年8月份开始,美国对印度的虾加了50%的关税,这生意一下子就没法做了,订单取消了不少,10月份的对美出口直接下降了接近9%。这么重的打击,他们当然得急吼吼地找新买家,而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自然就成了他们的“救命稻草”。 消息一出来,印度两家主要水产出口公司的股价在11月19日当天就猛涨,一家涨了差不多10%,另一家也涨了5%,市场都觉得他们能捡个大便宜。 🚧 想进中国市场,没那么简单 不过,印度兄弟也别高兴得太早,想进中国市场,面临的挑战可不小: 1. 首先就是信任问题。印度的水产品在质量安全方面有过不太好的记录。之前有35家印度企业因为产品被检出抗生素超标或者其他禁用物质,被咱们暂停了进口资质。而且恒河流域的污染问题也经常被大家调侃,很多国内消费者对印度水产的卫生状况是有疑虑的。 2. 市场竞争太激烈了。咱们中国自己的国产虾供应就很充足,而且还有厄瓜多尔这样的强力竞争对手,它一家就占了中国虾进口市场的大头(58%-68%)。另外,越南、印尼这些国家也都在盯着中国市场,印度要想挤进来,光靠便宜不一定够。 3. 供应链也是个考验。海鲜这东西最讲究新鲜,但印度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据说还有不小的缺口。这虾从印度大老远运过来,还能不能保持鲜度,是个实际问题。 💎 总结一下 所以,印度水产商看到机会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能不能真正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还得打上一个大问号。短期看,他们也许能凭借低价拿到一些对价格特别敏感的订单,比如餐饮供应链这块。但长远来说,如果印度不能在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供应链管理上下真功夫,彻底扭转大家的印象,光靠一时的市场变动和政策红利,恐怕很难有大的作为。 对咱们中国的消费者和进口商来说,选择多了肯定是好事,但安全和品质永远会是排在第一位的考量因素。

0 阅读:2
文文纪实

文文纪实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