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中方发出“最后通牒”半年后,立陶宛发现没有得到北京任何回应。 这事得从202

紫蓝谈社会趣事 2025-11-22 15:53:46

向中方发出“最后通牒”半年后,立陶宛发现没有得到北京任何回应。 这事得从2025年5月说起,立陶宛政府突然向中方抛出“最后通牒”,要求在不取缔非法“台驻立办事处”的前提下,恢复两国正常外交关系。 更过分的是,他们还以证件过期为由,拒绝给中方驻立代办处最后一名外交官办入境手续,硬生生把中方人员逼得全部撤离。 到了6月中旬,中方没办法,只能暂时关闭驻立陶宛代办处,把签证业务转到了隔壁的拉脱维亚大使馆,这意味着两国建交30多年来,首次出现外交常驻机构清零的局面。 半年时间一晃而过,直到11月下旬,立陶宛国会外交委员会主席接受采访时才坦言,北京自始至终没对他们的“通牒”有过任何回应。 而他口中所谓的“其他措施”,说出来都让人觉得好笑,居然是恳请欧盟里跟中国有外交关系的盟国,帮忙代办中立之间的签证业务。   其实立陶宛这波操作,纯属自讨苦吃,早就在意料之中。 一个中国原则是建交的底线,他们当初为了抱美国大腿,公然允许台湾设立“代表处”,这已经突破了外交红线。 2024年11月,他们甚至直接把中方驻立代办处的外交人员列为“不受欢迎的人”,要求限期离境,中方当时就强烈谴责了这种粗暴挑衅。 今年7月,立陶宛总理帕卢茨卡斯又提交了恢复关系的建议书,却只轻描淡写说之前的行为是“外交失误”,压根不提关闭台湾代表处的事,还要求中方先派大使以示“对等”,这种毫无诚意的态度,怎么可能得到回应?   说起来,波罗的海三国里,像立陶宛这样拎不清的还真不少,爱沙尼亚最近也跳得挺欢。 11月4日,爱沙尼亚外长查赫克纳访华,刚在北京跟王毅外长会谈时,还说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感谢中方延长免签政策。 结果转天接受采访就翻脸,怂恿中国跟欧美一起向俄罗斯施压,还搬出特朗普的话当借口,说什么“中国对俄影响力大,施压能结束冲突”。 这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操作,简直把外交当成了过家家,不知道的还真以为他手握什么大权,其实不过是仗着有北约撑腰,狐假虎威罢了。   这些小国之所以敢这么肆无忌惮,说白了就是抱着“风险小、收益大”的侥幸心理。 他们觉得自己体量小,就算得罪中俄,也不会遭到太严厉的报复,还能靠着美国和北约的庇护,在国际上刷一波存在感。 可现实是,立陶宛早就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对华贸易持续下滑,农产品、机械产品的出口受阻,原本指望美国和欧盟的援助,也大多是口惠而实不至。 欧盟内部对他们这种“碰瓷”行为也颇有微词,这次立陶宛恳请盟国代办签证,至今没几个国家愿意接这个烫手山芋,毕竟谁也不想为了一个小国,影响自己跟中国的关系。   国际交往的基本准则就是相互尊重,尤其是尊重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立陶宛、爱沙尼亚这些国家,一边想从中国身上捞取经济利益,一边又在涉台、涉俄等核心问题上挑衅,这种双重标准的做法,根本走不长远。 中国从来不会主动招惹谁,但也绝不会容忍任何国家触碰我们的底线,你不尊重我,我自然不会给你好脸色,这就是最朴素的外交逻辑。   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

0 阅读:0
紫蓝谈社会趣事

紫蓝谈社会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