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晚年,四肢浮肿溃烂,拒绝服药,直面死亡。临终前,他将弟子叫到身边,再三叮

名城探寻 2025-11-24 12:13:40

弘一法师晚年,四肢浮肿溃烂,拒绝服药,直面死亡。临终前,他将弟子叫到身边,再三叮嘱:“等会装进棺材的时候,记得在四个小角的位置放上小碗水。” 风湿性溃疡发作时,弘一法师正在惠安乡下讲经。彼时他已年过六十,身子本就单薄,溃疡发作时,先是脚踝泛起红肿,接着蔓延到膝盖,后来连手臂都肿得抬不起来。 弟子们看着他讲经时额头渗着冷汗,声音也比往常低了些,几次想中断讲经扶他休息,都被他轻轻摆手拦住。他只是趁着经文间隙,用干净的布巾蘸点温水擦一擦溃烂处,再坐直身子继续,语气里听不出半分苦楚,只把经文里的慈悲道理讲得明明白白。 后来溃疡越来越重,弟子从城里请来大夫,开了外敷内服的药,熬好端到他面前时,他却摇头推了回去。“药能治皮肉痛,治不了生死苦。”他说话时气息已经有些弱,却依旧条理清晰,“我这一生,从俗到僧,早已把皮囊看作外物,这点溃烂,不过是它要归还给天地的征兆,何必强求留住?” 弟子急得红了眼,说“师父若走了,谁来给我们讲经”,他反倒笑了笑,伸手拍了拍弟子的手,“经在心里,不在我这具身子里。你们守好慈悲心,比守着我这病体有用。” 那之后,他搬到泉州温陵养老院,病情愈发严重。四肢的浮肿慢慢撑破皮肤,溃烂处开始渗液,把身上的僧衣浸出一块块深色的印子。 弟子们偷偷帮他换衣服,看到他骨瘦如柴的胳膊上翻着红肉,忍不住掉眼泪,他却反过来安慰:“别哭,我这一辈子,享过富贵,受过尊崇,如今受点皮肉苦,才算圆满。” 即便这样,他依旧没停下修行,每天清晨还会挣扎着坐起来,在案头整理之前讲经的笔记,字迹依旧一笔一划,没有半点潦草,仿佛手上的疼痛根本不存在。 临终前三天,他已经不大能说话,却还记得叫弟子把纸笔递到面前。他用尽力气,在纸上写了“悲欣交集”四个字,这是他留给世人的最后绝笔。 “悲”的是众生还在苦海里挣扎,“欣”的是自己终于能脱离皮囊的束缚,去往真正的清净处。到了最后一刻,他突然清醒过来,叫住正要离开的弟子,声音轻得像羽毛,却字字清晰:“等会装进棺材的时候,记得在四个小角的位置放上小碗水。” 弟子当时没敢多问,只忙着点头应下。直到后来整理他的遗物,看到他之前写的一段日记,才明白那碗水的用意——“蝼蚁虽微,亦是性命。棺材封闭后,若有蚂蚁爬入,恐会闷死其中,放些水,它们便会顺着水爬出去,不至于丢了性命。” 原来在直面死亡的最后时刻,他惦记的不是自己的身后事,不是弟子们的哀伤,而是那些可能误闯棺材的微小生命。这份慈悲,早已刻进了他的骨子里,哪怕到了生命尽头,也没忘了给蝼蚁留一条活路。 弘一法师这一生,从风流倜傥的李叔同,到苦修律宗的弘一法师,身份变了,心境却始终澄澈。他拒绝服药,不是轻视生命,而是看透了生死的本质;他叮嘱放碗水,不是多余的讲究,而是把“戒杀护生”的修行落到了最细微处。 比起那些高深的佛法道理,这四个小碗里的水,更能让人看清他修行的境界——真正的慈悲,从不是对大是大非的评判,而是对每一个微小生命的尊重与怜悯。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名城探寻

名城探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