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终还是批准通过了。乌克兰迎来好消息。据环球网引述美国国防部消息,18日,美国国防部称,美国务院已经批准向乌克兰出售价值1.05亿美元的“爱国者”防空系统维护设备。 这事儿其实早有铺垫。乌克兰手里的爱国者电池是从2023年4月开始陆续到位的,美国、德国、荷兰等国凑了几套,部署在基辅、敖德萨、哈尔科夫周边,主要挡俄罗斯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用了两年多,高强度拦截下,发射站零件磨损严重,旧的M901型发射站只能装4枚PAC-2大导弹,或者最多装一些PAC-3,但效率不高。现在俄罗斯导弹开始加终端机动,拦截率从夏天37%掉到9月只有6%左右,乌克兰急需把发射站升到M903配置。 M903是什么概念?简单说就是新版发射站,一个站能装12枚PAC-3 MSE,或者16枚普通PAC-3,还能混装PAC-2 GEM-T。根据洛克希德·马丁的资料,PAC-3 MSE用了双脉冲发动机,射高射程都比老款强一大截,对付带机动弹头的伊斯坎德尔和匕首更靠谱。乌克兰之前拿到的几套新电池已经有M903了,这次1.05亿主要是把老一批M901全升上去,再配一套完整的备件清单、维修工具、训练课程和后勤支持。RTX和洛克希德是主承包商,估计会有几名美国专家去欧洲培训乌军技术员。 为什么说这笔钱花得值?因为爱国者不是光有导弹就行,后勤链子断了等于摆设。乌克兰自己没生产线,所有雷达天线、液压系统、电路板坏了都得靠外援。现在俄罗斯冬天一到就狂轰电网,上次哈尔科夫和第聂伯罗的变电站被打得黑灯瞎火,居民冻得不行。这次升级完了,乌克兰能自己换零件、自己混装导弹,反应速度快多了,一套电池的火力密度直接翻倍。拦截率要是能回到30%以上,俄罗斯想随便扔导弹就没那么容易了。 很多人问,这1.05亿是援助还是卖?明面上是外国军售,乌克兰得掏钱,但实际怎么算账谁也不知道。欧洲国家已经承诺2026年给乌克兰850亿欧元军援,里面肯定有分摊这笔的。德国上周刚说再给一套爱国者,罗马尼亚也在谈把自己的老系统转给乌克兰换新的。美国这边国会已经通知了,没人跳出来反对,说明至少短期内援乌政策没大变。特朗普之前说过要赶紧停火,但上台前还是得稳住欧洲盟友,不能让前线一下子崩盘。 再说回来,这笔军售对战场影响有多大?短期看,乌克兰冬天电力设施能多保住几座,部队机动也不会被无人机盯着打。长期看,M903加上PAC-3 MSE,等于乌克兰防空从“勉强挡住”变成“能主动选目标打”。俄罗斯要是继续升级导弹,美国和欧洲就得继续跟进供弹,军备竞赛又往上走一层。乌克兰防长说过,他们理想状态要27套爱国者才够覆盖主要城市,现在一步步在补短板。 欧洲这边也不闲着。德国、荷兰、意大利、罗马尼亚都在谈“借旧换新”方案,先把自己库存的老爱国者给乌克兰,自己等美国新下线的补上。波兰已经订了48套IBCS指挥系统,未来可能跟乌克兰联网,形成东欧统一防空网。北约内部算盘打得响:乌克兰顶在前头,波兰、罗马尼亚就不用直接挨炸。 当然,钱从哪来始终是问题。1.05亿对美国国防预算是九牛一毛,但乌克兰外汇储备见底,靠欧洲发债、冻结俄资产那点钱撑着。欧盟已经在准备900亿欧元备用基金,就怕美国真抽手。俄罗斯那边看到这消息,肯定又要骂“北约直接参战”,但炮弹导弹还得继续扔,毕竟冬天打基础设施是最划算的。 总的来说,这次批准虽然金额不大,但信号意义强:美国还没到彻底甩手的时候。乌克兰防空链子续上了,起码这个冬天不会一下子全黑。俄罗斯想靠导弹压垮士气,难度又加了点。战场上从来没绝对的事儿,一套系统升级,就能让前线士兵多睡几个踏实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