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杜致礼奉命陪父亲去美国治病,临行前一纸电文,杜致礼含泪一人奔赴美国,邂

睿业聊趣事社会 2025-11-24 19:51:06

1947年杜致礼奉命陪父亲去美国治病,临行前一纸电文,杜致礼含泪一人奔赴美国,邂逅了她一生的挚爱。 孤身一人的杜致礼在美国一边打工一边求学,直到一天她在餐厅里看见一个熟人,杨振宁是她在西南联大附中的老师。她惊喜地站了起来,迎上前来:“杨先生,您也到美国来了?” 杨振宁愣了一下,随即就认出了面前这位身材苗条、讲话略带陕西口音的姑娘,不禁脱口而出:“杜致礼!你怎么在这儿?” 杜致礼遇见杨振宁,在异国他乡好像见到了亲人,他们逐渐熟络起来。她告诉杨振宁,父亲由于长期军队生活,得了严重的肺结核,经常大口吐血,严重时卧床不起。她本来是陪父亲来治病的,哪知临上飞机前,蒋介石的一纸电文,命令父亲到东北作战。 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父亲只好拖着病体,走上战场。就这样,杜致礼挥泪告别了亲人,单身一人来到美国。 听了杜致礼的叙述,杨振宁对她又生出几分情。“怎么,您还是经常到餐馆和同事讨论问题?”杜致礼问道。杨振宁笑了笑回答说:“那都是过去的了。”原来,在昆明的时候,茶馆里的茶很便宜,杨振宁经常约上几位同学到茶馆去,大家泡上一壶热茶,海阔天空地谈起来,从数学、物理到社会,人生,他们无 所不谈。当年杜致礼找老师往往要到茶馆里去找。 二十多岁的杨振宁自从见到杜致礼,他觉得自己的事应该有着落了,父亲几次来信托人给他说媒。他说他要自己找,眼前的这位姑娘,约20岁,举止端庄面目清秀,不正是他心仪的女孩吗? 杨振宁开始追求杜致礼,约她吃饭,给她写情书。 杨振宁后来年老时,在一次演讲中说:爱因斯坦的婚姻是不成功的,他给恋人写的情书:我们结婚以后,可以整天讨论物理。 杨振宁做学术研究经常出差,结婚后不管多忙他都会想着妻子,给她最好的情绪。 即便他在耄耋之年,他的人格魅力仍然不减,才有年轻女孩翁帆的崇拜。用二十多年的青春守护爱人! 杨振宁一生是成功圆满的,特别是他在婚姻上。两个才华横溢的女子,一生为丈夫默默付出,带着爱和崇拜。而杨振宁经营婚姻像他对待事业一样,用尽全部身心! 资料来源:杨振宁传

0 阅读:21
睿业聊趣事社会

睿业聊趣事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