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尚未发力,美日就在24小时内损失两架MQ-9,1.1亿美元打水漂 在高市早苗并未转变态度,中日关系一直稳定下滑,双方都积极在东海上空活动的背景下,被日本寄予厚望的美制MQ-9B,近日在完成巡逻任务降落时撞上跑道,造成螺旋桨和尾翼严重受损,日本国土交通省已经判定为重大事故。 无独有偶,据CCTV国际消息,美军驻韩国一架MQ-9,在近日一次部署中坠海,尸骨无存。这种24小时内,连续两架MQ-9,在中国周围出事的节奏,也算是这款察打无人机性能的典型反映。 作为因空袭伊朗前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而知名,被美军部署到全球各地的主力装备,MQ-9有两大出色特性。一是造价高昂,美军自用型号采购价高达2600万美元,新的改进型号甚至超过3000万美元。而对外出售时,价格更是高到离谱。日本此次出事的MQ-9B隶属其海上保安厅,之前三架从美国采购的总价为2.5亿美元,平均8300万美元。而几个月前阿联酋从美国订购18架MQ-9B时,总价甚至飙升到29.7亿美元,比F-35隐身战斗机都贵。 而与昂贵单价对应的是,MQ-9B饱受诟病的损失率,以及非常糟糕的实战表现。在针对也门胡塞武装的军事行动中,美军动用了大批MQ-9B进行监视,但先后遭胡塞击落20多架,最巅峰时一周就损失三架。伊朗防空表现虽然不及胡塞,但也先后击落了近10架。 在非军事行动中,MQ-9B先后出现了租借印度时意外坠毁,引发美印激烈冲突,争执谁买单的特殊场景。部署到黑海上空时,又遭遇俄罗斯苏-30战斗机拦截,最终坠入黑海,以及刚刚在东亚连发事故,一坠毁一重伤等一连串事件。 如果是一款售价几十甚至上百万美元的廉价无人机,这种损失还可以接受,对于MQ-9B这种单价数千万,甚至动辄上亿美元的高价装备而言,这个表现实在太差了。相比之下,中航工业开发并在东海和南海应用的高速隐身侦查无人机,则至今仍然保持零损失纪录,更凭借优异性能,让美国、日本和菲律宾非常头疼。 如今中日对抗愈演愈烈,但日本仍然高度依赖美国供应高价且质量堪忧的武器。而国产航空装备经过两轮爆发,产能和质量均已实现领先,按照当前国内尚未动手,MQ-9B就落个不停的局面,一旦双方冲突升级,恐怕美日得落下一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