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卡罗琳在例行记者会上就日本挑起外交风波时表示:“美国早在1960年就与

小杰水滴 2025-11-24 23:15:32

今天凌晨,卡罗琳在例行记者会上就日本挑起外交风波时表示:“美国早在1960年就与日本签订了美日安保条约,日本境内有多个美军驻扎,美日同盟是区域和平与安全的基石,美国对美日安保条约中的防卫责任承诺坚定不移。但是,日方引起的风波我们对此积极关切,我们希望通过对话能让双方降温。” 这场风波的导火索,是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期在国会的公然表态——她声称要以“存亡危机事态”为由用武力介入台海局势。 作为日本政府最高负责人,这是首个如此明确表达此类危险观点的首相,此前类似言论多出自前首相或政党领袖之口,官方表态的升级瞬间拉紧了地区局势的神经。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并非孤立事件:11月初日本刚与欧盟签下安全保障及防卫伙伴关系协议,同时逐年增加防卫预算、放宽武器出口限制,强军扩武的轨迹愈发清晰。 卡罗琳口中的美日安保条约,成了日本“挟美自重”的核心依仗。 这份1960年签署的文件取代旧约,明确美国可在日部署海陆空力量,约定对日本管理领土的武装进攻“共同应对”,字面上的同盟承诺给了日本步步紧逼的底气。 但条约文本里藏着关键模糊性——“共同应对”仅表述意愿而非强制义务,再加上美国战争权力法案的约束,真到冲突时刻,美军是否会直接出兵? 这一点早有先例。 在钓鱼岛问题上,美国多次宣称“适用安保条约”,却始终回避“是否直接参战”的明确答复,预留的解套空间清晰可见。 日本政府似乎选择性忽略这些细节,反而投入28亿美元帮美军在关岛建军事设施,只为配合兵力转移计划。 冲绳的现实却在诉说另一种真相。 从1972年到2023年,驻日美军及相关人员在冲绳犯下约6200起刑事案件,杀人、抢劫等恶性案件频发,2023年犯罪检举数更创下20年新高;军机噪音、零件掉落砸毁民宅的投诉常年不断,而美军治外法权让当地警方连基地调查权都没有。 经济上,基地让冲绳发展受限,外来企业不愿投资,产业结构畸形,民众的不满早已积压成公开的抗议。 卡罗琳称同盟是“区域和平基石”,可实际图景是:日本借同盟试探底线,美国用同盟把日本绑上战略战车——既想遏制对手,又怕日本闹过火拖自己下水。 毕竟,保持地区适度紧张对美国最有利:既能让日本持续依赖,又能阻止区域大国走近。 日本看似握着条约护身符,实则把自己推向冲突前线——冲绳民众比谁都清楚,一旦有事,这里会最先沦为战场,二战的阴影从未真正散去。 对话降温的呼吁若没有实际约束,只会沦为空谈;美国这种“一边撑腰一边踩刹车”的矛盾态度,正让局势在危险边缘摇摆。 当“和平基石”的宣称遇上不断升级的军事动作,当同盟承诺撞上现实利益的算计,这场风波暴露的,或许不只是一次外交摩擦,更是东亚安全格局正在发生的深层变化——谁在真正维护和平,谁在制造风险

0 阅读:0
小杰水滴

小杰水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