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回家被围观直播,旅行社趁机"蹭热度"!央媒怒批:别只图流量没了边界

和小漫一起看 2024-09-15 17:40:48

奥运冠军全红婵回家探亲,却遭到大批"粉丝"的过度围观和打扰。有人架手机直播,有人放无人机偷拍,更有旅行社推出"探访全红婵老家"一日游项目。面对这种无底线的"蹭热度"行为,央媒发文怒批,呼吁给运动员应有的尊重和隐私。

在刚刚结束的东京奥运会上,00后小将全红婵以出色的发挥,为中国代表团夺得跳水项目金牌。比赛结束后,这位年仅15岁的少女回到家乡湖南娄底探望家人,本想低调休整,却不料遭到大批"粉丝"和自媒体的围追堵截。

从网上流出的视频和照片来看,全红婵家门口从早到晚都挤满了人,有拿着手机直播的,有举着长枪短炮抢拍的,甚至还有架设无人机从高空偷窥的。围观人群熙熙攘攘,喧嚣不止,让这个小村庄陷入前所未有的喧嚣。

随着全红婵回家探亲的消息在网上传开,越来越多的所谓"粉丝"蜂拥而至。他们有的是慕名而来,想近距离目睹偶像风采;但更多的,是想借机"蹭热度",博取关注。

一些自媒体更是穷追不舍,恨不得24小时盯住全红婵的一举一动。从吃饭到睡觉,从与家人聊天到出门散步,他们无所不拍,无所不传,生怕错过任何一个能博眼球的镜头。

更有甚者,一些旅行社趁机推出"探访全红婵老家"的一日游项目,号称可以"零距离接触全红婵""与冠军面对面",借机大赚旅游财。村民们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围观经济"感到不胜其烦,担心自己的日常生活被毫无顾忌地"直播"给外人看。

面对这一切,本该休息的全红婵也无奈至极。"回去吧,太吵了。我们要休息了。"在一段视频中,她不得不用略带哭腔的声音,恳求围观者离开。

全红婵回家遭遇的这一幕,在网上引发了众多网友的愤慨。"运动员也是普通人,需要隐私""太没有素质了,给人家一点安宁不行吗""蹭热度也要有个度,这已经是骚扰了"……大家纷纷指责那些越界的"粉丝",呼吁尊重运动员的私人生活。

与此同时,一些媒体也发表评论,抨击无底线的"流量至上"心态。人民日报更是直言不讳地指出,围观者中许多人并非真心喜欢全红婵,而只是想借她的名气"上热搜""涨粉丝"。这种行为,已经严重侵犯了运动员的隐私权和名誉权,必须受到谴责和惩戒。

事实上,全红婵的遭遇绝非个例。在"流量经济"大行其道的当下,许多公众人物的生活都受到了过度的关注和打扰。从艺人到运动员,从企业家到网红,似乎一旦成名,就注定要"24小时在线""全民监督",个人生活被肆意揭开,隐私边界被随意突破。而这一切的背后,是一种急功近利、唯流量马首是瞻的畸形心理。

全红婵遭遇的围观风波,再次为"名人隐私"这一话题敲响警钟。事发后,当地有关部门已经采取措施,加强对全红婵家附近区域的管控,疏散闲杂人员,维护正常生活秩序。一些网络平台也表示,将加大对违规偷拍直播等行为的打击力度。

在舆论的压力下,那些哄抢流量的自媒体账号暂时偃旗息鼓,一些旅行社也下架了相关"打卡"项目。但从长远来看,要彻底扭转这种不健康的"围观文化",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正如人民日报所言,真正的喜爱和关注,应该体现在对运动员刻苦训练的肯定上,体现在为他们加油喝彩时的由衷欢呼上。而不是一味地"看热闹",更不是用"长枪短炮"去干扰别人的生活。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为全红婵这样的奥运健儿,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

全红婵探家遭遇的龌龊一幕,生动诠释了当下"流量经济"的乱象。追逐名利、突破底线、无视他人感受……诸如此类的行为,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常态"。这背后反映的,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社会心态,一种道德滑坡的危险信号。对此,我们每个人都不能视若无睹、听之任之。

从普通网民到职业媒体,从平台监管到法律惩戒,只有形成合力,为公众人物构筑起基本的"隐私屏障",才能遏制住这股歪风邪气。否则,受伤的不只是全红婵们的心灵,更是整个社会的道德底线。让我们携手,共同捍卫每一个生命的尊严,无论他是平凡的路人,还是耀眼的明星。

0 阅读:7

和小漫一起看

简介:大家好,希望大家喜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