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的最后期限步步紧逼,乌克兰正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一边是美国"28点

夕霞醉 2025-11-25 07:19:38

11月27日的最后期限步步紧逼,乌克兰正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一边是美国"28点计划"的"停火承诺",一边是领土主权与国家尊严的艰难取舍。这场被舆论称为"割地换和平"的提案,本质上是大国博弈下的利益交换,却让乌克兰独自承担所有代价。 美方方案的核心框架已浮出水面:要求乌克兰立即停火并冻结现有战线,对克里米亚及顿巴斯等俄控区给予事实承认,宪法中写入永久不加入北约的承诺,同时将乌军规模从90万裁减至60万 。经济层面,虽提议动用部分冻结的俄资产用于乌重建,但也为俄罗斯解除制裁铺路,甚至有消息称原始方案包含美俄划分重建利润的条款 。更具争议的是,这份方案被曝可能由美俄特使共同起草,欧洲多国直至会谈前都未收到正式文本,被批评是"越过当事国的私下交易" 。 对乌克兰而言,这份方案更像"两难枷锁":接受则意味着放弃18%的领土与军事自主权,国内能源腐败案已让泽连斯基支持率暴跌至20%以下,如此让步可能引发宪政危机 ;拒绝则面临美国断援风险,且红军城等关键补给基地已被俄军攻克,前线压力与日俱增 。更值得关注的是,乌克兰民众心态已发生转变,69%的人希望通过谈判结束战争,与冲突初期"战斗到底"的共识形成鲜明反差。 当前局势已出现撕裂与博弈:普京称方案"可作为谈判基础",美乌虽宣称会谈取得"有意义进展"并更新框架文本,但美国国内跨党派反弹强烈,共和党强硬派批评其"牺牲盟友底线" ;法德英等欧洲国家已紧急推出替代方案,删除亲俄条款,保留乌加入北约的可能性,将乌军上限提高至80万,并提议由美国提供类似北约第5条的安全保证 。而中方始终坚持的"对话谈判是唯一可行出路",强调和平协议需反映当事方关切、得到各方接受,这才是对乌克兰主权的真正尊重。 和平从不是单方面的妥协,更不应是大国牺牲小国利益的交易。当"最后通牒"取代平等协商,当领土换停火沦为选项,这样的和平注定难以持久。乌克兰的选择,不仅关乎自身命运,更拷问着当代国际秩序的底线——主权平等不应是空洞的口号,公平正义才是持久和平的根基。 你认为乌克兰该如何抉择?欢迎在评论区留下观点~ 俄乌冲突 国际局势 和平谈判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夕霞醉

夕霞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