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卧底敌营四年的施亚夫查哨归家,伪军副师长夫人突然拽住他低语:“日军已怀疑你!”身着伪军中将制服的他,生死考验猝然降临。 你很难想象,顶着“伪军中将”头衔的施亚夫,竟是新四军埋在敌人心脏的利刃!这四年他活得比刀尖舔血还凶险——白天陪日军假意周旋,装出贪生怕死的汉奸模样,忍受同胞误解;夜里借着月光解码情报,把日军“清乡”计划、兵力部署通过地下交通线送出去,还悄悄发展了200多人的地下武装,把敌营虚实摸得底朝天。 换作旁人遇着这突袭警告,早该慌了手脚,可施亚夫指尖攥了攥伪军制服的领口,脸上竟没露半分波澜。他知道此刻慌不得,日军疑心重且手段狠辣,一旦露怯,不仅自己性命难保,潜伏四年攒下的情报网、200多人的地下武装,还有等着他送情报的新四军战友,全得栽进去。 他强装镇定谢过副师长夫人,转身回屋的瞬间,后背已浸出冷汗。这四年的委屈和凶险,突然涌到心头——街上百姓见他跟着日军出行,扔烂菜叶骂“汉奸走狗”,他只能低头受着;家里亲友与他断绝往来,说没脸认这个“卖国求荣”的亲人,连亲娘见了他都红着眼眶闭门不见。 可这些都没磨掉他的念头,当初主动请缨卧底时,他就抱着“舍身救国”的心思。日军侵华时烧了他的家乡,爹娘差点死在炮火里,新四军救了他,也让他看清,唯有把侵略者赶出去,百姓才能过安稳日子。白天陪日军喝酒吃肉,他胃里翻江倒海,却得笑着奉承;夜里躲在柴房写情报,煤油灯熏得眼睛疼,手指冻得发僵,也得一笔一划写清楚,生怕错漏半个字误了大事。 日军的怀疑从不是空穴来风,前几次“清乡”行动,本该稳扎稳打的围剿,次次被新四军避开,日军指挥官早就在暗中排查内鬼。之前有个地下交通员被抓,熬不过酷刑吐了点线索,虽没直接指向施亚夫,却让日军把排查范围缩到了伪军高层,他这“中将”头衔,反倒成了显眼的目标。 施亚夫没坐以待毙,当晚就借着查岗的名义溜出营房,找到地下交通站的接头人。他把日军怀疑自己的事说清,又连夜整理近期摸清的日军弹药库位置、新增兵力部署,让接头人赶紧送出去,同时叮嘱地下武装成员做好准备,一旦他这边出事,就按提前定好的方案分散转移。 第二天一早,他照样穿戴整齐去日军司令部汇报工作,面对日军指挥官的反复盘问,甚至主动拍着胸脯请命,要带队去下一处“清乡”。日军指挥官盯着他看了许久,见他神色坦然,又没抓到实据,暂时没动他,可施亚夫清楚,这不过是暂时的喘息,日军肯定还会继续试探。 果不其然,没过几天,日军就以“协同作战”为由,派了两个日军军官跟着他,明着是协助,实则是监视。他走到哪,那两人跟到哪,连夜里休息都守在他屋外,想传递情报都难,更别说联系地下武装。可施亚夫没乱阵脚,借着带队训练的机会,用提前约定好的手势、暗语,悄悄给手下的地下武装成员传消息,让他们暗中准备起义。 1944年11月,施亚夫瞅准日军换防、防备松懈的时机,带着200多名地下武装成员突然起义,当场缴了据点里日军的械,还端了附近的日军弹药库,带着队伍连夜投奔新四军。消息传到日军司令部,指挥官气得拍桌子,他们到最后都不敢信,那个整天陪着他们周旋、看着贪生怕死的“伪军中将”,竟是潜伏四年的新四军卧底。 起义成功那天,施亚夫终于脱下了那身让他忍辱负重的伪军制服,换上新四军军装时,他摸了摸衣领,眼眶红了。这四年,他扛着“汉奸”的骂名,顶着随时掉脑袋的风险,没敢忘初心,没辜负战友的信任。那些曾经误解他的百姓,后来知道了真相,都红着眼眶说“错怪了英雄”,连当初闭门不见他的亲娘,也拄着拐杖去部队看他,母子俩抱着哭了好久。 哪有什么天生的无畏,不过是有人为了家国,甘愿把自己藏在黑暗里,忍辱负重、以身涉险。施亚夫用四年的凶险岁月,在敌营里插下正义的利刃,用信仰和勇气守住了初心,这样的无名英雄,值得所有人铭记。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