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新消息 11月25日,乌克兰首都基辅在凌晨发生多起爆炸,基辅市军政管理局局

学明月 2025-11-25 15:46:41

乌克兰新消息 11月25日,乌克兰首都基辅在凌晨发生多起爆炸,基辅市军政管理局局长蒂穆尔·特卡琴科宣布“整个乌克兰都面临导弹威胁”,乌防空系统已启动拦截。乌克兰国家紧急情况局称,袭击已造成2人死亡,并有建筑受损,而在当天上午,基辅再次传出爆炸声。 此次袭击并非孤立事件,它发生在美乌代表在瑞士日内瓦讨论美国提出的结束冲突的新和平方案之后,美国和乌克兰代表近期起草了一份新的方案,但最具争议的议题仍需两国总统决定。 硝烟尚未散尽,新的和平方案已在谈判桌上经历了激烈博弈。原本的“28点计划”被精简为“19点”,领土归属、乌克兰军队规模这些烫手山芋被留给了总统们去面对。特朗普那句“他就继续打吧”的强硬表态,与泽连斯基所称的“艰难选择”形成鲜明对比,战火中的平民命运仿佛悬于一线。 炮声成了最残酷的谈判筹码。就在基辅遇袭同日,俄罗斯方面宣布一夜之间击落了249架乌克兰无人机,而乌军同样报告拦截了数百个空中目标。这种以暴制暴的循环,让日内瓦会谈桌上的外交努力显得如此脆弱。 更令人心痛的是,那些曾从切尔诺贝利核灾难中幸存的人们,如今在战火中再次失去家园。11月中旬,一栋居住着核事故幸存者的公寓楼在空袭中化为废墟,七人遇难。他们躲过了辐射灾难,却没能躲过人间战火,历史在这里划出了最残忍的轨迹。 克里姆林宫对欧洲提出的修改方案直接泼了冷水,指责其“缺乏建设性”。俄总统助理乌沙科夫强调,只相信直接从美国获得的信息,这场多方博弈中,信任比和平更加稀缺。 战争从来不只是在战场上分高下。当谈判代表在日内瓦斟酌条款字句时,基辅的防空警报正在撕裂长空。和平进程每一步都踩在废墟之上,而最新的死亡数字就摆在谈判桌前——这不是外交辞令,是血淋淋的现实。 所谓的和平方案,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各方的算计。美国想把乌克兰军队规模锁死在60万人,欧洲却硬要抬到80万,连军队人数都要讨价还价,谁真的在乎乌克兰人的死活? 欧洲各国嘴上喊着支持乌克兰,行动上却在抢话语权。法德英提前抱团修改方案,逼着美乌让步,说到底是怕被排除在和谈之外,丢了自己的地缘利益。 俄罗斯的态度直白又冰冷,欧洲方案看都不看就否定,只认美国的信息。这种对盟友的不信任,让本就脆弱的和平进程雪上加霜,谈判桌成了秀场。 乌克兰就像任人摆布的棋子,自己的领土归属要别人决定,国家安全保障要看他国脸色。泽连斯基说的“艰难选择”,不过是在大国博弈中夹缝求生的无奈。 更讽刺的是,美国提议用冻结的1000亿俄罗斯资产投资乌重建,自己要拿一半利润。打着和平旗号发战争财,这种算盘打得全世界都听得见。 北约东扩的争议从未平息,美国原计划不让乌加入,欧洲却留了活口。这些大国的私心,让乌克兰的命运始终绑在地缘斗争的战车上,无法解脱。 前线的士兵还在浴血,后方的谈判代表却在为条款字句争论不休。249架被击落的无人机、凌晨响起的爆炸声、逝去的生命,都成了谈判桌上的筹码。 和平不该是大国交易的商品,更不该让平民用鲜血买单。当谈判桌上的每一个字都沾着硝烟,这样的和平方案,又能给乌克兰带来什么真正的安宁? 那些在战火中失去家园的人,那些躲过核灾难却没躲过战争的幸存者,他们想要的从来不是复杂的条款,只是一张安稳的书桌、一个温暖的家。 大国博弈的棋局还在继续,乌克兰的苦难却早已超出了承受极限。没有信任的和平方案,没有共情的外交谈判,终究只是镜花水月。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基辅电厂遭打击

0 阅读:1

猜你喜欢

学明月

学明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