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在一项发表于《自然》的研究中,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雷群英团队

民生深聊趣事微微 2025-11-25 16:23:46

【】11月12日,在一项发表于《自然》的研究中,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雷群英团队首次发现并证实乙酰辅酶A可作为“代谢信使”直接调控线粒体自噬,丰富了对代谢物信号功能和细胞器质量控制的认识。这一发现或能帮助克服胰腺癌治疗中KRAS抑制剂(一种针对KRAS突变蛋白的靶向治疗药物)的耐药情况,以及提供全新的潜在靶点和联合治疗策略。线粒体能将乙酰辅酶A转化成ATP等物质,为细胞供能。此前的研究发现,衰老的线粒体会产生更多自由基,引发氧化应激并威胁细胞的安全。而适度饥饿可以使得乙酰辅酶A的水平下降,通过影响关键蛋白的乙酰化状态,来诱导衰老的线粒体自噬。为了理清乙酰辅酶A在其中的作用,研究人员首先模拟了人体“温和饥饿”环境,发现线粒体自噬显著启动,这个过程会依赖一种此前未知的途径——细胞质中的乙酰辅酶A代谢途径。他们发现,乙酰辅酶A是NLRX1的内源配体,可直接结合NLRX1蛋白中一个保守区域。一旦NLRX1被敲除,由乙酰辅酶A下降所触发的线粒体自噬就会完全“停摆”,但普通的细胞自噬不受影响。正常情况下,乙酰辅酶A会与NLRX1结合,阻止其与自噬蛋白LC3结合。但当营养匮乏时,随着乙酰辅酶A水平下降,NLRX1会发生变构和蛋白寡聚化,招募并结合LC3,从而启动线粒体自噬。此外,研究人员在多种KRAS突变细胞中证实,敲除NLRX1或使用线粒体自噬抑制剂Mdivi-1,能够显著增强KRAS抑制剂的抗肿瘤效果。(中国科学报)

0 阅读:0
民生深聊趣事微微

民生深聊趣事微微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