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松鼠公司因为一个特别的员工文化火上了热搜新员工入职后,都得给自己取个带“鼠”

一片柚叶 2025-11-25 16:42:58

三只松鼠公司因为一个特别的员工文化火上了热搜新员工入职后,都得给自己取个带“鼠”字的花名,像什么“鼠小仁”“鼠蛋蛋”“鼠萨奇”,甚至客服叫“客服鼠”,发货的叫“发货鼠”。这事儿一传开,网友们炸开了锅,有人觉得新奇可爱,也有人直呼“接受不了”。 要说这“鼠名”的由来,还得从三只松鼠的品牌基因说起。创始人章燎原,江湖人称“松鼠老爹”,从品牌创立之初就把松鼠当成了吉祥物。松鼠爱吃坚果,和公司的主营业务天然契合;再加上动画里三只小松鼠的形象活泼可爱,很容易让人产生亲近感。为了强化这种品牌记忆,公司干脆把“鼠”字文化渗透到了员工日常里从高管到基层,从客服到营养师,所有人入职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起个“鼠名”。公司说,这能让大家像小松鼠一样快乐工作,也能让消费者觉得亲切。 不过,这“鼠名”文化在实际操作中却闹出了不少争议。有员工吐槽,起名的时候绞尽脑汁,既要符合岗位特色,又得避免重复,有人甚至翻字典、查谐音梗,结果名字起得千奇百怪,有的搞笑,有的尴尬。更关键的是,这种“去本名化”的做法,让不少人觉得失去了个人标识。有离职员工说,在公司干了一年,同事的本名一个都没记住,只记得一堆“鼠名”,连离职时想加个微信都得先问“你本名是啥”。这种疏离感,让一些员工觉得工作变成了“演角色”,反而削弱了归属感。 对外,这“鼠名”文化也容易引发误解。之前有消费者退货时,发现收件人叫“退货鼠”,当场就炸了锅,觉得这是在“阴阳”自己,甚至怀疑公司故意恶心人。虽然三只松鼠赶紧解释这是企业文化,内部还有“发货鼠”“客服鼠”,但消费者并不买账,毕竟“鼠”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多少带着点负面联想,不像国外动漫里的米老鼠那么讨喜。 其实,企业搞花名文化不是新鲜事。阿里用武侠名,拼多多用水果名,本质都是为了弱化职级差异,营造平等氛围。但三只松鼠的“鼠名”之所以争议这么大,关键在于它太“沉浸式”了从员工到消费者,全被裹挟进了这个“松鼠宇宙”。对员工来说,花名成了工作身份的唯一标签,甚至可能影响职场社交;对消费者来说,过度可爱的称呼有时反而让人尴尬,尤其是社恐人群,被客服一口一个“主人”叫着,压力山大。 说到底,企业文化得让人舒服,不能只顾自己玩得嗨。三只松鼠的“鼠名”文化,初衷是好的,但执行起来得把握好度既要尊重员工的个人意愿,也要考虑社会观感;既要避免强制推行,更要防止借此制造新的职场不平等。毕竟,员工不是企业的“工具鼠”,消费者也不是需要哄着的“主人”,平等、真诚的沟通,才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来源:极目新闻

0 阅读:0
一片柚叶

一片柚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