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森吹风机被热捧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徕芬、小米、追觅这些国产品牌,一台三四百,风力大、颜值高、功能也够用。真不是“假冒伪劣”,而是踏踏实实把戴森的核心技术摸透了,再用华强北的供应链做到了极致性价比。 你再看戴森,一边往研发砸钱,一边推出些奇奇怪怪的“黑科技”:吹风机会自动调温、吸尘器配激光、耳机还能净化空气,听起来很炫,但真用起来嘛——狗会怕、灯会灭、耳机会吓人。这哪是智能?更像是“工程师炫技”。 小家电这条赛道的现实就是:创新空间有限,产品上限清晰。你卷到100分,卖3000;我卷到85分,卖300——消费者看的是“值不值”,不是“炫不炫”。 以前戴森靠高端、靠炫技,打动了追求品质的中产;现在,中产开始讲究“精致穷”“务实消费”,平替一出手,戴森就显得太贵了。 时代变了,不再是“谁最酷谁赢”,而是“谁最划算谁活得久”。 不是戴森不努力,而是国货太聪明。一个用产品讲科技叙事,一个用定价讲实用主义。现在消费者要的,是“好用又不贵”,而不是“贵的才好用”。 高端,不该是贵的借口;被替代,也未必是失败。只不过戴森,真的得学会重新定义“价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