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着特朗普的胳膊下楼梯,送定制高尔夫装备,还搬出安倍的高尔夫球杆刷“情怀”,高市早苗这波对美外交操作,属实把“亲密”二字写满了。 有人说她是日本首位女首相,敢打破外交常规,也有人吐槽这姿态太失仪,活脱脱成了“外交网红”。但抛开这些表面的争议,她的一系列举动,其实都是揣着明白的政治算计。 高市早苗这张“亲美牌”,打得是真够精准的。特朗普访日时,她投其所好准备金色高尔夫球、樱花树赠礼,甚至在公开场合牵手、拥抱,用这种“去官僚化”的互动拉近距离。 短期看,这招确实管用:美日同盟被喊出“新黄金时代”,日本拿到了美国的安全背书,国防开支提升到GDP2%的计划也有了底气,她自己的内阁支持率更是飙到82%,远超前任。 但光鲜背后,是日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为了换安全承诺,日本不仅要开放汽车市场、多进口美国农产品,还得扛着15%的输美商品关税,甚至掏出巨额资金搞对美投资。 这边国内民众还在为物价涨、工资低发愁,那边政府却把钱花在对美利益输送上,东京街头的抗议声,其实早说明白了民生与外交的失衡。 更值得琢磨的是,这种“亲密外交”换来的到底是平等合作,还是更深度的依附?日美同盟里“美国主导、日本从属”的本质没改,高市早苗的热情互动,不过是把这种不对等裹上了一层“私人交情”的外衣。 说到底,一个国家的外交,终究要靠自身实力说话,而非靠领导人的“亲密表演”。日本民众想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民生改善,不是外交舞台上的热闹戏码,这一点,恐怕高市早苗该好好掂量掂量。 各位读者怎么看?欢迎来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