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研从来都不一定等于高价。自研有两个核心特点:一是产品体验的独特性;二是垂直整合带来的成本优势。把独特性做到极致,典型代表就是苹果,系统和芯片都是纯自研,使得 iPhone 拥有和安卓截然不同的体验,价格自然可以定高。把成本优势做到极致,典型代表就是大疆、比亚迪,同样水准的无人机、新能源汽车,它俩能比同行便宜很多,且利润依然可观。自研也是可以卖平价产品的,不存在自研了就一定高价。华为曾经是两条腿走路的,P、Mate 高端,荣耀平价(当年2000块的麒麟980)。但在现实中,自研产品的定价不止是这两种路线的问题,还会更复杂,因为要考虑到市场竞争格局,考虑到公司的短期/长期战略。比如,华为 Mate 80这次降价,和一些人吹的什么“逆周期降价、改变价格锚点、华为要发力了、明年要打崩对手了”没有任何关系。Mate早都已经站稳高端卖上高价了,闲的蛋疼再往下跟友商卷价格啊?这次降价的主要原因,是华为遇到了一个全新的、所有友商都未曾见过的情况:推广鸿蒙系统。做一个新系统是非常难的,但单是做出来还远远不够,你还要把它推广出去,让成千上万的人每天使用。只有装机量够多,才能形成软件生态的正循环,让开发者赚到钱,勤快更新,用户体验越来越好。华为现在的销量很高吗?还行。足够养起一个新系统和 iOS 安卓三足鼎立吗?远远不够!而要提高销量,最直接好用的办法就是降价,特别是 Mate 系列降价,给人的震撼是极强的。这可是华为,这可是 Mate。在很多中端机都卖到 4000 多的今天,Mate 80 居然降价 800 只要 4699 起了,竞争力直接拉满。总之,Mate 80 系列这次降价我觉得很合理,现在不是讨论利润的时候,它的销量会创下近几代新高,鸿蒙系统也会随着生态成熟越来越好用,等着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