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不住了!面对中国态度强硬、驻日大使馆提到《联合国宪章》中的“敌国条款”、认为有

沈言论世界 2025-11-26 14:42:13

坐不住了!面对中国态度强硬、驻日大使馆提到《联合国宪章》中的“敌国条款”、认为有权对战败国日本实施军事行动。 当地时间11月24日,日本外务省公开在社交平台上进行了所谓的反驳,并且认为30年前的一次联合国大会上,早已通过决议要求早日删除相关条款。 此外,日本外务省还强调,当时中方也投了赞成票,但事后因为程序繁琐,导致至今相关条款并未实际删除、被外界认为依然有效。 先说说这个“敌国条款”是怎么回事。联合国宪章第53条、第77条和第107条中,确实保留了一项“敌国条款”的制度设计。 意思是如果当年那些二战战败国像日本、德国等再次走上侵略道路,那么包括中国在内的联合国创始成员国可以不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直接采取军事行动。 这不是某个国家自己说了算,而是写在联合国宪章里的。虽然这份宪章已经有点年头,但它的法律效力并没有因为时间流逝而自动失效,哪怕日本一直希望大家遗忘这个存在。 日本外务省这次的回应核心是两点:一是这个条款早在上世纪90年代联合国大会上就被建议删除了;二是包括中国在内的成员国也投了赞成票。 听起来似乎挺有道理,但稍微挖一挖就能发现,日本这番话其实是避重就轻。联合国大会确实通过了建议删除敌国条款的决议,但这个决议本身并不具有法律效力。 真正要修改宪章必须经过安理会和绝大多数成员国的批准,程序相当繁琐。也就是说,条款虽然“建议删除”,但从法律上它依然有效。 再看日本为什么突然紧张。很明显,这和最近它在区域安全政策上的一些动作有关。从加强与美国的军事合作,到频频插手台湾问题。 再到对南海事务的频繁表态,日本这几年在安全上的立场越来越明显地向军事扩张倾斜。虽然还没有突破和平宪法的底线。 但那种想“脱亚入欧”、重新成为地区强国的心思,是藏不住的。这种背景下,如果“敌国条款”被重新拿出来讨论,日本当然会觉得不安。 更关键的是,这不是简单的外交口水战,而是打在规则体系上的一记提醒。中国驻日使馆提这个条款,当然不是说要打谁,而是明确告诉外界。 现有国际秩序并未失效,该有的规则还在,有些国家不要以为时间久了就可以篡改历史、抹除责任。这其实是一种对规则的强调,而不是对抗。 毕竟,联合国宪章是二战后国际秩序的根基,如果连最基本的战败国约束机制都可以随意搁置,那这个秩序岂不是空中楼阁? 如果我们再结合最近的国际局势来看,就更能理解这件事背后的意义。比如,美国在全球多个地区的军事存在正在调整,中东、乌克兰等地局势持续紧张,全球安全格局正在重新洗牌。 日本在这种时候不断强化军备、推进所谓的“反击能力”,自然会引起周边国家的警觉。而中国作为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必须在规则被挑战时发出自己的声音,维护战后秩序的基本框架。 其实,早在联合国宪章制定之初,“敌国条款”就是战胜国之间达成的共识,目的是防止法西斯残余势力死灰复燃。 时至今日,虽然世界格局已变,但条款的原则性并未过时。日本如果真正想摆脱这个身份标签,最该做的不是急着删条款,而是用行动证明自己不会再走那条老路。 但很遗憾,从它近年来的军事政策和对外立场来看,似乎并没有完全做到这一点。此外,日本外务省特别提到中国当年投了赞成票,似乎想以此证明中国现在再提这个条款有点“言行不一致”。 但这其实是偷换概念。中国当年确实支持宪章改革,也支持删除已经不适用的内容,但那是基于战败国真的已经彻底走向和平。 而今天,日本的安全政策变化显然让人重新思考这个“已经不适用”的判断是否还成立。如果情况变了,那就理应重新审视这些规则是否还适合继续“束之高阁”。 所以说,这次的争议,其实是一场关于国际规则的现实检验。条款虽然老,但不是废纸;态度虽然强硬,但不是挑衅。 在国际社会越来越多国家都在重新定义“安全”的今天,中国强调“敌国条款”的存在感,其实是一种对稳定和秩序的坚持。 而日本若真想不被标签束缚,就得在行动上赢得信任,而不是在社交媒体上着急辩解。毕竟,规则不是靠嘴说废的,真正的安全,是拿行动换来的。

0 阅读:53

猜你喜欢

沈言论世界

沈言论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