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坑人嘛!”山东菏泽,男子返乡创业,花3000多万拍下了一家工厂,本想着接手后好好发展一下,结果付了钱却发现都是问题,评估报告显示设备都是好的,可走近一看才发现都成了废铁,工厂里还藏了20吨浓硫酸,整体处理费用比新建厂还高! “我花三千多万就买了堆废铁和硫酸,这不是坑人嘛!”只见关成站在锈迹斑斑的设备前,十分无奈地对记者说着。2023年春天,怀揣全部积蓄返乡创业的他,通过司法拍卖以3163万元,买下怡力铝业工厂。 只是令他怎么也没想到的是,评估报告里白纸黑字写着“设备完好”,在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 因为走进厂区那天,关成就察觉不对劲。就看到原本评估报告上,价值22.9万元的喷涂生产线,如今只剩一堆,被剪断电缆的铁疙瘩。 而那号称价值18万元的冷水机,现在更是锈穿底壳,雨水在里面积了厚厚一层。最让他心惊的是,在车间角落发现了二十多个密封罐,里面装着评估报告只字未提的浓硫酸。 “这些硫酸处理起来,又要砸进去上百万。”他苦笑着对同行的朋友说。 事到如此,这不是简单的设备老化问题,由于厂区经历过一场大火。最终在当地财政局调查确认,该厂区原先做出的评估报告,存在严重问题,并且由于计算错误、资料缺失,连十年未检的航吊仍被评估为17万元。 更讽刺的是,这场拍卖并非法院直接负责,而是由破产管理人操办。当关成找到相关部门时,得到的回应令人心寒:“这是破产管理人拍卖,我们只是提供平台。”而该厂区原管理人,也拒绝接受记者采访。 “早知道就该把每个螺丝都检查一遍。”关成后悔莫及。但三千多万的标的,谁能想到连基础的真实性都无法保证?他的遭遇并非孤例。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返乡创业者涌入资产拍卖市场,却往往在专业知识和调查能力上处于劣势。 但事情在2025年3月出现转机。伴随着相关单位正式认定评估报告现实,确实存在问题后,责令整改,而这个消息让关成看到了希望。并且报道中律师指出:“法院对破产管理人有监督职责,不能完全推卸责任。” “我们小地方来的创业者,经不起这么折腾啊。”关成在一次协调会上说出了心里话。这句话道出了无数返乡企业家的心声。因为他们带着对家乡的热忱,和毕生积蓄回来,却可能在信息不对称中跌入深坑。 对于此事一方面,需要强化对第三方评估机构的监管,建立黑名单制度;另一方面,法院对破产管理人的监督必须落到实处。更重要的是,应该建立针对返乡创业者的专项法律援助,在他们与专业机构之间架起一道保护桥梁。 只能说,这起事件让我们看到了成长中的阵痛,也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希望。从关成的遭遇,到评估机构的整改,再到法律程序的完善,每一次公正的处理,都在为乡村振兴注入信心。 当返乡创业的游子感受到制度的保障,当热心发展的企业看到政府的担当,乡村振兴就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所有人携手同心的生动实践。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创业者会在家乡的热土上找到归属感,我们的社会也会在理解与协作中越走越稳。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大家到下方评论区留言共同讨论。 信息来源: 大象新闻2025.11|《破产拍卖谁作妖?百万设备成废铁“白送”的东西更吓人》 文|沐琨 编辑|南风意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