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我国发生了一场大型械斗,参战双方超过5000人,动用了枪支、炸药甚至火炮,这件事不仅轰动全国,更是被美国之声等国外媒体竞相报道,最后甚至直接导致了我国全面禁枪。 那天凌晨三点多,马田村的刘友义开着拖拉机运猪油去县城,走到井岗村地界的三叉口,被几个年轻人拦了下来。 对方要收“地界通行费”,说着就动了手,把人打了还扣下整车猪油。 这事传到马田村,村支书在祠堂敲起铜锣,说要去讨个公道。 本来想先找村干部调解,但后来发现对方已经在村口堆起了沙袋,这下谁也劝不住了。 村里广播响了两个钟头,男女老少都抄起家伙。 鸟铳是祖传的,土炮是铁匠铺打的,连柴刀都磨得锃亮。 井岗村那边也没闲着,村长用高音喇叭喊“保卫家园”,把2000多人分到三个火力点,12门土炮对着路口。 两边就这么隔着五百米的开阔地对上了,谁也不肯先退一步。 第二天早上七点多,不知道谁先点了炮。 土炮的铁砂子跟下雨似的飞过去,有人当场就倒在地上。 马田村的人仗着人多往前冲,打了一天一夜没歇气。 后来他们摸到县煤矿的炸药库,弄出两百多公斤炸药,这下火力更猛了。 等武警和警察赶来的时候,地上已经躺了八具尸体,重伤的抬了一卡车,到处都是炸开的弹坑。 这事儿不是一天两天攒出来的。 两村为了一百多亩地吵了上百年,清朝的地界图上就画着争议。 包产到户以后,为了浇地的水、收稻子的时间,小打小闹没断过。 1990年抢稻谷那次就动了镰刀,这次不过是把矛盾闹大了。 县档案馆的记录里,这十三年来两村闹了四十七回,调解十回有七回没用,积怨早就深了。 那时候农民日子不好过,永兴县人均年收入才六百八,这两车猪油值一千二,差不多是三个月的血汗钱。 省社科院后来做调查,八成多农民觉得“东西被抢就得拼命”,三分之二的人遇事会找宗族帮忙。 穷日子过怕了,谁都怕自己那点东西被人抢了去,这种心态下,一点火星就能烧起大火。 更要命的是枪太多了。 公安部1992年统计,全国私藏枪支超过三千万支,湖南尤其多。 马田镇以前有军工厂,老人都会造枪,铁匠铺花两百块就能打门土炮。 后来清理现场,光土炮就收了九十五门,还有五十七支猎枪,有些还是解放初期剿匪时留下的老物件。 这些东西平时打个兔子还行,到了械斗场上就成了杀人凶器。 事件之后,中央派了专案组,抓了二十九个人,七个判了无期,村支书和村长都被撤了职。 政府掏了八十万给伤员治病、赔死者家属,把那片有争议的地收归国有,种上了树。 但真正改变全国的是枪支管理,1996年《枪支管理法》出台,规定私人不许有枪,那几年收了一千五百万支枪,持枪犯罪一下少了近一半。 现在回头看,这事儿更像个转折点。 后来农村推广调解委员会,村里设了专门的人管纠纷,加上税费改革、农民收入提高,这种大规模械斗就没再发生过。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说,现在土地纠纷调解成功率到了92%。 社会稳定这东西,既要靠法律管着,也得让大家日子过得下去,两者少一个都不行。 如此看来,那场用鲜血换来的教训,最后变成了制度的进步。 禁枪让社会更安全,基层治理的完善让矛盾能及时化解。 只是想起那八个逝去的生命,还是觉得可惜,如果当初有更好的调解办法,也许就不会闹到这个地步。 这大概就是历史给我们的启示,发展和法治,缺哪个都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