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准中国援俄,也不准中国收台,更不准管制稀土。 七国集团最近明确指出,中国不能援助俄罗斯,不能轻易解决台湾问题,也不能限制稀土出口。这波“三不准”的声明,与其说是对中国的限制,不如说是把自己的恐惧摆到了台面上,每一条禁令背后都藏着老牌强国对自身霸权松动的焦虑。 不准中国援俄方面,说白了就是他们对俄制裁打了两年多,却发现越制裁俄罗斯经济越稳,而这背后离不开中俄正常的经贸合作。 2023年中俄贸易额直接冲到2401亿美元,提前一年超额完成目标,其中俄罗斯出口中国的石油就有1.07亿吨,让俄罗斯稳稳坐上中国第一大石油进口来源国的位置,而中国出口的机电产品、汽车配件也成了俄罗斯市场的硬通货。 关键是九成以上的交易都用人民币和卢布结算,美元欧元直接被晾在一边,这让G7主导的金融制裁成了笑话。他们怕的不是中国真的“援助”,而是怕这种互利合作打破他们的制裁体系,让所谓的“国际规则”变成自说自话。 还有不准中国解决台湾问题,核心焦虑全集中在半导体上。全球七成以上的先进芯片都得看台积电脸色,尤其是3纳米工艺已经进入大规模生产,良率超过95%,月产能达到10万片,苹果、高通这些G7国家的科技巨头,下一代旗舰产品全指望这些芯片。 台湾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旦回归祖国怀抱,整个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主导权就会回到中国手中。 G7心里比谁都清楚,他们在芯片领域对中国搞封锁,却在最核心的制造环节依赖中国领土上的企业,这种矛盾让他们坐立难安。 他们怕的不是台海局势变化,而是怕自己的高科技产业失去“芯片命脉”,多年来建立的技术垄断被彻底打破,到时候别说卡别人脖子,自己的高端制造业都得停摆。 最后说不准管制稀土,这更是暴露了他们的底气不足。稀土这东西看着不起眼,却是新能源汽车、导弹雷达、芯片制造的命根子,而中国不仅占了全球六成的产量,更握着垄断性的精炼技术,全球大部分稀土都得在中国加工成高纯度材料才能用。 2010年中国只是调整了一下出口配额,全球稀土价格就从每公斤10美元涨到30美元,德国的风电成本直接增加15%,这让西方第一次尝到了供应链断档的滋味。 这些年G7也想搞“稀土联盟”,在澳大利亚、加拿大找替代矿源,可现实是残酷的,稀土开采容易加工难,没有配套的技术和体系,挖出来的只是一堆矿石。 就连印度、越南这些想分一杯羹的国家,最后也得乖乖和中国合作建加工厂,毕竟没人愿意做只赚辛苦钱的原料供应商。 他们怕中国管制稀土,本质上是怕自己的高端产业被掐住脖子,新能源转型、军工升级全得看中国脸色,这种对别人的依赖感,让习惯了主导世界的老牌强国坐立难安。 说到底,G7的这三条禁令,全是围绕着“怕失去控制权”展开的。他们能接受自己搞《芯片与科学法案》《关键原材料法案》这种保护主义,却容不得中国维护自身的核心利益;能允许自己随意干涉他国内政,却不准中国解决自己的领土问题;能放任自己对他国实施单边制裁,却见不得中国和其他国家开展正常贸易。 这种双重标准的背后,是他们对自身实力下滑的焦虑,也是对中国崛起的无力感。他们以为靠一句声明就能拦住时代的脚步,却忘了现在的世界早已不是他们说了算,中国的发展从来不会被别人的禁令所束缚,而他们越是害怕,就越说明自己的霸权根基正在松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