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11月27日在社交媒体发文说,南非将不会受邀参加2026年在美国迈

博厚百灵 2025-11-28 08:28:58

美国总统特朗普11月27日在社交媒体发文说,南非将不会受邀参加2026年在美国迈阿密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 特朗普表示,日前在南非举行的G20峰会结束时,南非拒绝将G20主席国职权交给出席闭幕式的美国驻南非使馆高级代表。因此,按照他的指示,南非将不会收到参加明年在迈阿密举办的G20峰会的邀请。 我第一眼看到这条消息,直觉不是普通外交分歧,而是要把场面拉到选举叙事里。对南非的态度,特朗普不是一天两天了,从白人农场主话题到加沙立场,他抓的是同一拨受众的情绪。 问题是,主办国能不能自己说谁来谁不来?程序上不是这么简单。G20是固定成员,邀请是形式,执行要看其他成员的脸色。美国要强推,欧盟、日本、印度、巴西会不会跟?如果有人公开唱反调,迈阿密的开场就会很尴尬。 我有个同学在约翰内斯堡做物流,今天就问我,公司客户开始犹豫明年的合同,怕签了到时签证卡住、代表团不来、配套活动取消。外交动作落到普通人身上,就是订单和行程的不确定。 南非这几年在国际场合敢说话,尤其在巴以问题上走得很前。如果真被排除,他们很可能把话题搬到金砖和非盟,争取站队。这会把事情扩大化,不只是美南两国的情绪,而是不同阵营的态度表态。 从美国视角,这一手看着很硬,但风险也直观:把多边平台变成考验忠诚的舞台,容易让伙伴先观望。盟友要的是稳定和预期,而不是被迫站队。越接近峰会,越需要主持人做协调,而不是加码矛盾。 我不觉得南非会立刻示弱,他们更可能用法律和程序反击,盯着“成员资格不可随意更改”这个点做文章。如果他们找到几家大国一起提声明,美国就得考虑退一步的台阶,比如改口说“技术问题未解决,稍后补发邀请”。 对市场和企业来说,最现实的结果是两边先放狠话,最后在幕后找一个折中的措辞。这类事件经常是这样:台上硬,台下软,面子要给,里子要稳。 我个人的看法很简单:主办方应该设一个专门的交接会议,把争议拆到程序层面,让第三方来见证。比起公开宣布排除,更有效的是把分歧放进议程,开一个“治理机制改进”的分论坛,大家按规则吵,按规则定。 悬念在这:接下来两周看谁先动。若欧盟或日本发声“所有成员应到场”,剧情基本会反转;如果大家集体沉默,说明都在等价码,看美国准备拿什么换支持。南非这边也可能先发起一轮法务行动,逼出程序解释。 你觉得这次硬碰硬能赢到多少选票,又要付出多少外交成本?我更关心的是普通人的工作和行程能不能稳定。等官方下一条声明出来,我们再看这出戏最终是强推到底,还是给彼此一个下台。

0 阅读:3
博厚百灵

博厚百灵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