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的将领投降那么多,他为什么被黑的那么惨?

朱勤知识 2024-03-22 05:21:33

三国时的将领投降那么多,他为什么被黑得最惨?

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诸侯之间的争斗频繁,是许多武将展示才华的好时间。所以有许多将领不是战死沙场就是选择投降。从东汉末年到三国结束,投降的武将如关羽、黄权、张辽、严颜、庞林、姜维、张郃、孟达等。尽管如此大多数投降的将领并未受到后世过多的批评。而于禁的投降却让他背负了长久的骂名。

于禁字文则,泰山郡钜平县(今山东泰安宁阳县磁窑镇西太平村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先属鲍信(曹操的恩人)后属曹操。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敢于攻击不守军纪的青州兵,为了维护军法不惜杀掉故友,受到曹操称赞“胜过古代名将”,因此深得曹操器重,是曹操所有的将领中唯一的假节钺之人。关羽围攻襄樊时,亲率七军前往救援。全军覆没被收押在南郡。黄初二年(221年)辗转返还魏国,最终官拜安远将军。后世将于禁称为曹魏“五子良将”之一。被曹丕羞辱,惭恚而死,谥号为厉。

于禁在孙权占领荆州后一度受到虞翻等人的侮辱。即使回到魏国于禁仍然受到他人的嘲讽,最终因为关羽的胜利、庞德的愤怒以及他的投降画像而感到羞愧而死。就有了陈寿评价他说:“然弗克其终。”那为什么在三国众多投降的将领中于禁会被批评得最恨呢?

我们先要回到于禁投降的樊城之战。根据陈寿在《三国志·于禁传》中的记载:“禁与诸将登高望水,无所回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惟庞德不屈节而死。”这里,于禁的投降和庞德的坚决抵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庞德也选择投降,人们对于于禁的批评可能会少一些。但庞德战死沙场,而于禁却没有做出任何抵抗,就自然会引来他人的非议。另外于禁在被俘时是左将军、假节钺。在曹操手下除了夏侯惇等人,于禁的地位已经很高了。相比关羽、张辽等人在投降曹操时都没有他这样地位。

在《三国志》中陈寿强调,“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于禁最号毅重”,说明曹操一直非常器重于禁。于禁还跟随曹操30多年,与三国时期的其他降将领相比几乎没有人能比得上于禁。还有于禁最不明智的一点是在曹操只是陷入困境,并未衰败的情况下选择投降,这无疑是不忠不义的表现,在古时候是最被人唾弃的行为。而张辽同为五子良将,是在吕布已经灭亡的情况下才选择投降。

中国自古都有“良禽择木而栖”一说,如果栖息的树已经枯萎,良禽换个地方可能不会过分被批评。但于禁当时器重自己的曹操还没有倒下就投降关羽了,显然会被他人诟病。另外于禁的投降属于晚节不保,之前一直刚刚正不阿的于禁选择投降反差太大了,这也让器重他的曹操、曹丕等人难以接受。后曹丕遣人将于禁战败乞降等事画于陵壁,于禁看后惭愧发病而死。 可见忠诚不只是嘴上说说,在任何时代都被人们所关注,所以于禁被黑也不是很冤。

0 阅读:0

朱勤知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