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在深圳的广东省路跑工作会议上,田协官员曾露口风,从明年起,世界田联将会对标牌体系进行调整,会大幅缩减金标赛事。
现在,从世界田联官网的标牌赛事列表中可知,今年共有294场标牌赛事,其中白金标16场、金标45场、精英标64场和普通标169场。
毫无疑问,中国马拉松是绝对主力,其中白金标2场、金标16场、精英标24场和普通标28场。
日前,世界田联下发了2025标牌赛事新规,标牌体系倒是没变化,但是白金标和金标设置了上限,白金标是12场、金标25场。
世界田联的马拉松赛事标牌体系,是从2008年推出的,一开始只有金标和银标,从2010年起增设铜标,一直到2019年,都是金标、银标和铜标三级体系。
2020年起,进入多变期,多了个更高级的白金标;2021年,调整为精英白金标、精英标和普通标三级;用了两年,2023年,就改为现行的白金标、金标、精英标和普通标了。
明年起,两个顶级标牌有了限定,等于堵死了下面赛事的升级通道。对于一直很重视世界田联标牌的国内马拉松,真不是个好消息。
不只是此,现有的白金标和金标赛事,都存在“降级”可能,特别是这两年新晋的几场金标赛事,明年极有可能在这次调整中没了这个头衔。
拿钱说话按照新规,金标上限为25场,但是,单一性别的马拉松赛事,不包含在内。这无非就是说女子马了。今年的45场金标赛事中,没有女子马。
如果符合标准的金标申请数量超过25个以后,怎么办?前20个金标将授予连续多年获得金标的赛事,由于疫情影响,在2020—2022年取消的,将不被视为连续性中断。
毫无疑问,像北马这种从有标牌以来就是金标的,肯定不存在问题。
剩下的5个金标,将颁发给2025年提供最高奖金(按前八名计算)的比赛。这对国内马拉松来说,是极其不友好的。因为此前为了防止赛事之间的“恶性”竞争,田协给国内赛事设置了奖金帽。
白金标同样,12个指标中,前10个给2024年9月1日前,平均参与分数最高的赛事。剩下2个,留给2025年提供最高奖金(按前八名计算)的申请者。
世界田联为什么要这么改革呢?我感觉是在步中国田协的后尘。大家知道,田协在今年已取消沿用将近十年的金银铜牌赛事评比,实质上是走进“死胡同”了,金牌赛事越来越多,各方面都已无法“承受”了。
世界田联金标赛事也在逐年递增,最大的问题是精英运动员不够了!每场金标赛事,都有邀请相应级别精英选手的硬性要求,这些精英,每年参赛场次不多,这就势必造成大量的金标赛事邀请不到适合的精英选手了。
说到底,世界田联的标牌体系,本就是为了精英选手们的“利益”。如今,遮羞布也不要了,谁给的钱多,谁就有机会挤进来。
国内现状白金标国内目前就厦马和上马两场,赛事规模都不小。厦马今年是30000,上马去年38000(全马20000、健身跑18000)。即便只算全马,除了六大满贯外,厦马和上马应在前十之列。
国内的金标赛事,16场。其中12场包含有全马,另外还有3场半马和1场10K。
今年才进入金标行列的有眉山仁寿半马、上海半马、衡水湖马、成都马和上海10K,共5场。去年成为金标的则有锡马和长沙马。这些赛事想论资排辈进入金标赛事前20名中,估计有些悬。
由于世界田联的标牌新规都是每年下半年发布,对于举办时间在此后到年底的国内金标赛事,造成按照旧规定筹办比赛,包括邀请精英选手等,会导致在参与分数上处于劣势。这样一来,就给来年申标,带来不利影响。
我们还有24场精英标呢,这之中不乏一些雄心勃勃要冲击金标的,以后机会就是微乎其微了。
世界田联的新规,势必要影响到田协的相关政策。那以后,田协是不是要放开赛事的奖金帽,不然我们就难再有新赛事往金标或者白金标走了。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从根源上考量了。我们的马拉松,究竟服务于谁?我认为,为人民服务!
我们的马拉松是由政府主导,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物力和财力,主旨不是为了花大钱邀请外籍精英选手,而是如何更好地服务赛事主体——大众跑者。尤其是在世界田联的新规之下,更应看清标牌赛事的本质了。
面子工程并不是说国内马拉松就要“闭门造车”,不邀请或少邀请外籍精英选手。我们国内依然有多场白金标、金标,国内精英可以在这些比赛中与高手过招,提升自己。
还有一个选择,国内精英也可以到国外的顶级马拉松中,丰富比赛经验。而不是说,所有的舞台,都要国内赛事来搭,性价比实在太低。
近几年来,国内的马拉松热,衍生出世界田联标牌热,竟然一跃成为世界田联标牌赛事的主力军。说实话,标牌赛事都是明码标价,只要你乐意花这份钱,按照标准打造,都有机会成为金标的。
受经济大环境影响,马拉松这两年也遇到了些困难。这是内因,而世界田联标牌赛事新规是外因,此之际,我们应该审视,很多赛事追求世界田联的标牌,是一种什么行为。
没错,一些大赛事、大城市,作为中国马拉松的门面,是要力争上游,冲白金标、金标,但这得有个度。有那么几场就可以了,绝非追求规模效应。
在马拉松比较发达的美国、日本,人家在白金标和金标中的数量都是代表性的,不像我们是规模性的。
盲目地追求世界田联标牌,以为冠以金标、精英标就高大上,无非是一种面子工程。除了多花几百万,听起来似乎有点牛之外,赛事的招商也没见得好,作为主体的大众跑者服务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在追求世界田联标牌赛事的路上,这次,希望国内马拉松不要迎难而上,而是要知难而退。将更多的钱花在赛事服务上,提升口碑,获得跑者赞誉,比追求金标、白金标更实际、更具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