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本性原是纯良,秉持善良是处世的基石,切莫做出违背良知之事。
然而,过度地施善,无异于愚笨,这等同于放任那些心怀叵测之人。
稀有之物方显珍贵,善良同样需有节制。
过度付出,使得善良变得不值钱,久而久之,你的善举便会被人视作理所当然。
正如马克·吐温所言,善良是世界共通的语言,能让失明者感受,耳聋者嗅到。但有些人,耳聪目明,却滥用他人的善良,这样的人物,不配得到我们的善待。
善良本身并无过错,但若对象不当,便是极大的失误。
无原则的善,换来的往往只是恩将仇报。
俗语有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都明白善良为美德之冠,待人和善,处事宽容。
然而,无休止的善与让步,未必能收获感激,反而可能导致他人的得寸进尺。无原则的善良,有时不过是喂饱了那些忘恩负义之人,最终反噬自身。
世界并非每个人都知恩图报。想起那起令人切齿的杭州保姆纵火案,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因为保姆的恶行而破碎。
那位保姆隐瞒了自己的赌博与盗窃史,谎称购房向女主人借款。被发现后,善良的一家人不仅未报警,还选择原谅。男主人的慈悲,反而使保姆更加肆无忌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会将他人的善良视为弱点,一次次的纵容,并不能唤醒他们内心的良知。
善良必须有牙齿,否则便是软弱。人心莫测,善良若不给对人,易招致不幸。
爱默生提醒我们,善良需带些锋芒,否则等同于虚无。
从古至今,有九色鹿救人的故事告诫我们,不是所有人都会珍惜你的善良。因此,善良要有尺度,行善同时,也要保护自己。
我们行善,应遵循三原则:不为迎合他人而失自尊;适度帮助他人;拒绝无休止的索求。
人生在世,不怕吃亏,就怕真心错付。让我们在保持善良的同时,也赋予它锋芒,善待人,但更要选对对象。
驰名双标
恶人都骗人善良,这样恶人就会从中得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