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特朗普重启关税战以来,严重依赖美国市场的越南,第一时间就派官员上门让步讨好,签署能源电力等领域约400亿美元大单。
越南的如意算盘打错了,以为巨额订单能换来美国在关税问题上的网开一面,却没想到这只是场精心设计的“温柔陷阱”。特朗普当局还是挥下了关税大棒,对越南商品加征46%的关税,这无疑给越南经济泼了一盆冷水。越南此前设想的8%年增长率瞬间化为泡影,其精心编织的经济发展蓝图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这出“苦肉计”的失败,并非偶然。 特朗普当局奉行的“美国优先”政策,其核心目标是重振美国制造业,减少贸易逆差。对越南的巨额投资,不过是美国资本家和政客们的一次商业运作,而非对越南的战略倾斜。越南官方显然低估了特朗普当局的强硬态度,以及这场贸易战的残酷性。他们试图通过经济让步来换取政治庇护,这在充满算计的国际政局舞台上,无疑是一场豪赌,而且输得一塌糊涂。
更深刻的原因在于越南的“竹子外交”策略本身存在缺陷。 这种策略精髓在于灵活多变,见风使舵,试图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获取大利益。然而,这种策略在高度冲突的国际环境下,风险很大。中美两国博弈日益激烈,越南夹在中间左右为难。试图同时讨好中美两国,可能两头落空。如同在刀尖上跳舞,稍有不慎,就会身败名裂。

面对美国关税的重击,越南开始转向中国寻求帮助,希望中国能成为其反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战略支点。越南官方表示愿意为中国C919大飞机进入越南市场开绿灯,并在中越边境铁路建设等问题上做出巨大让步,甚至还承诺为中国企业在越投资提供更大便利。
这并非完全出于无奈之举。中国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经济联系紧密,合作潜力巨大。在对美贸易受阻的情况下,加强与中国的合作,有助于越南分散风险,稳定经济增长。中越两国也存在意识形态上的共通之处,这为两国的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我们需要对越南的这一转变保持谨慎态度。 越南的“竹子外交”并非单纯的求生策略,其中也包含着其自身利益的考量。越南可能会利用与中国的合作,来增强其与美国谈判的筹码,争取更好的条件。这种策略的潜在风险在于,越南可能会牺牲中国的利益,以换取美国更大的让步。
中方在对越合作时,也需保持战略清醒。 越南的举动,固然有其迫切的需求,但也可能暗藏着其他目的。中国需要在维持两国良好关系的前提下,谨慎评估合作的风险,避免在国际政局的博弈中成为越南的“替罪羊”。

这场关税战,不仅仅是美国与越南之间的经济冲突,更是中美之间战略博弈的延伸。 越南的命运,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中美博弈的结果。而越南自身的选择,也将深刻影响其在未来国际格局中的地位。
这场由关税引发的国际风波,远未结束。 越南的摇摆与抉择,将继续牵动着地区乃至全球的经济神经。它也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敲响了警钟:在强权面前,单纯的经济策略,往往难以奏效。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战略选择至关重要,而“走钢丝”的策略,可能会摔得粉身碎骨。

越南的未来,将取决于其在中美之间如何准确地把握平衡。 这不仅需要高超的智慧,更需要对自身国情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国际形势的准确判断。 这注定是一场充满挑战的博弈,而越南能否成功应对,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这场博弈的结果,也将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其中蕴藏的风险与机遇,都值得我们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