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东汉:风云变幻的历史画卷

初冬暖阳 2024-11-26 09:53:08

1. 新莽之乱与刘秀崛起

新莽末年,王莽改制失败,社会矛盾激化,激起了绿林军和赤眉军起义。在这大乱之中,刘秀作为汉室后裔,与长兄刘縯决定起事,在舂陵组成了 “舂陵军”。公元 23 年,为稳定绿林军的领导地位,刘玄被立为皇帝,年号更始。同年,绿林军突围许昌,王莽死于义军之手,新王朝覆灭。刘秀被派往河北守卫安福州县,在河北,他的势力逐渐壮大。公元 25 年,刘秀在鄗县登基,建立东汉。

2. 光武中兴

刘秀登基时,东汉只是偏安一隅的政权。为恢复社会经济,他实行 “休养生息” 政策。轻徭役,将赋税由十一之税降到三十税一,减轻了农民负担;多次下达释放奴婢的诏令,规定凡王莽时因故被官府没为奴婢者等皆放免为平民庶人,还三次发布诏令禁止虐待和残害奴婢,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增加了农业劳动力;实行 “度田”,整顿财赋,要求各地对实际的垦田数量以及民众的人口年岁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并对地方长官进行全面考核,虽在实行过程中遭遇阻力,但光武帝果断惩罚枉法官员,使度田成为常制,抑制了豪强,增加了国家控制的土地和户口,提高了农民劳动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经过多年恢复,东汉出现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人口增长的局面,史称光武中兴。

光武帝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提倡儒家思想,注重教育,加强对文化事业的投资,推动了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同时,采取宽政措施,允许少数民族自由信仰宗教、开放市场经济等,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在政治和军事方面,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加强国家的边疆防御,扩大国土面积,实行 “三公九卿制”,选拔人才,加强政府的管理能力。

3. 明章之治

刘秀死后,汉明帝、汉章帝先后继位。父子执政三十多年,实行宽厚政策,兴修水利、奖励耕织、惩治贪官,十分勤政。明帝为政苛察,总揽国柄,加强集权,对外戚进行限制,严厉打击宗室诸王的谋逆行为;章帝实行 “王霸兼施” 的统治术,更侧重于 “王道” 的 “教化”。较为严明的吏治,对东汉前期社会的稳定,经济的繁荣起了重要作用。

明章二帝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明帝对《春秋》有深刻理解,章帝召集学者讨论五经,并令班固记录,形成《白虎通义》。儒学成为维护王朝统治最有力的思想武器。

明、章二帝统治时期,继续推行光武帝刘秀与民休息的政策,大力发展生产,重视兴修水利和牛耕技术。明帝、章帝在发展生产的同时,提倡节俭。随着经济的繁荣、国势的强盛,东汉政府对边疆进行经略,加强统治,抚击匈奴。经过 17 年的征战,西域 50 余国全部附汉,东汉恢复了对西域的统治。此时期被史家称为 “明章之治”,班超治理西域、王景治河就是在这个时期。

二、东汉的政治制度

1. 中央系统

东汉官制呈现出独特的特点,其中最大的变化在于三公权利的削弱以及 “尚书台” 和六曹机构权利的大大加强,这一演变成为了三省六部制的雏形。在东汉时期,不设丞相一职,刺史则晋升为一级地方长官,地方军队的职权也受到了极大的削弱。

尚书台在东汉政治体系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是皇帝的秘书机关,官署设在宫廷之内、禁省之外。主要执掌管理章奏文书、起草诏令等事务,但实际上政务都由尚书台代表君主执掌,权力极大。尚书台设长官(令)一人、副长官(仆射)一人,下设尚书六人分十八人。沟通尚书台与皇帝联系的官员有侍中、中常侍、黄门侍郎等。其中,侍中由士人充任;中常侍、黄门侍郎则由宦者承担。侍中有事才入禁省,中常侍、黄门侍郎则日常居住在省中,因此,虽然三者之中侍中的级别最高、中常侍次之,但与君主的亲密程度,则以中常侍为最。

宫内省外的禁卫工作由九卿中的光禄勋与卫尉负责,光禄勋偏于内,卫尉偏于外。光禄勋下属五官、左、右、虎贲、羽林等五名郎将,中郎将以下有中郎、侍郎、郎中等官。光禄勋的禁卫力量是郎官,卫尉的禁卫力量是武装卫士,所以,卫尉在宫卫事务中的地位相当重要。

东汉尚书台权力极重,既出诏令,又出政令;朝臣选举,由尚书台主管;还拥有纠察、举劾、典案百官之权;参预国家重大政事的谋议、决策,对朝政有着重大影响。尚书台权力虽重,但台官职位卑微,长官尚书令不过千石,尚在九卿之下,这样位卑权重,皆由皇帝亲任干练之士充任,便于控制,发挥效率高。东汉和帝以后,多幼君弱主,实权常被外戚、宦官所掌握。尽管三公要听命于尚书,但尚书又往往被实权更大的外戚、宦官所左右。

2. 改革官制

刘秀即位后,对官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他设置大司徒、大司空、大司马三公。三公虽名义上辅导皇帝主持国家政务,但实际政务都由尚书台代表君主执掌,权力极大。

刘秀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将全国政务都经尚书台处理,最后总揽于自己手上。同时,继续加强监察制度,提高刺举之吏,具体是使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和部刺史的权限和地位得到提高。并且进行全国并省,共并了 400 多个县,使得吏职一下减省至原来的 1/10。

刘秀削弱三公权力,加强尚书台权力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皇权,独揽大政,避免霍光、王莽的事情发生。三公在东汉虽然地位尊贵,但皇帝与朝臣会见三公,均加礼敬,其地位权势依然相当。然而,三公的权力实际上被大大削弱,不得预闻选举诛赏,甚至三公弹劾近臣都遭到尚书的质问。

在刘秀的改革下,尚书台成为实际上的最高权力机构。那些地位比较低的官员也都成了朝廷政要人员,他们掌管着国家政事的处理权,直接对皇帝一人负责,并且只听从皇帝的号令行事。他们的地位也就相当于皇帝身边的秘书,协助皇帝打理日常的政务。此外,刘秀还在宫中设立了中常侍、黄门侍郎等职务,这些职位都由宦官担任,其负责直接传达皇帝的指令,并且还有权力去阅读尚书台呈递给皇帝的诏书。在刘秀的布置下,三司渐渐成了空壳,而尚书台的地位蒸蒸日上,后来竟以维护皇权的名义开始执掌朝政。

三、东汉的地理环境

1. 气候

东汉建立初期,天气有趋于寒冷的趋势,有过几次大的严寒,只是相较于西汉时期气候变得寒冷起来。到了东汉中后期,异常天气增多,史书中常记载:“夏大暑而寒气交错”“当温而寒” 等。

2. 地貌

与西汉政权一样,东汉政权所处的地貌仍然是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所灌溉的盆地为主,这些地区被山脉所割裂。黄河流域的中部高原以风积黄土为主,土壤疏松,使用简单木制农具就能够进行耕种。虽然年降雨量只有 250 - 500 毫米,但是足以种植粟米、小麦等农作物。同时,由于气候干旱,这种多孔隙的土壤不会被降雨冲刷侵蚀,并且能够持续肥沃并保持其碱性。此外,高原上堆积成山的黄土,能够有效防止洪水的漫延。

在东部的大平原地区,黄河水携带的泥沙在这里沉积下来。虽然使得此处的土壤比黄土更加肥沃,但沉积性泥土也更容易产生洪水泛滥和盐碱化问题。70% 的降雨集中在 8 月份,春季和初夏的降雨量较少。在农作物最需要水分的生长旺季,黄河的水位较低无法用于灌溉,农民一般依靠于自挖的水井或者富户开挖的水井。

长江以南地区地势崎岖,地形大多都是高山或者陡峭的山丘。只有在河流谷地、三角洲以及沼泽地这些地形,才有可能发展农业。

3. 水系

东汉时期,主要水系有渭河、黄河、汉江、淮河、长江等,但是这些水系都是东西走向,在南北方向上没有天然适合航行的水系交通枢纽。

由于滥耕造成的水土流失,使得黄河在上游冲刷大量的泥沙并在下游沉降,造成黄河多次溃堤,给沿岸的民众造成重大损失。东汉中后时期,北方一些湖泊逐步消失或缩小。

4. 生态

东汉时期,北方边境地带出现了沙漠地区,这是因为大量汉人进入之后,出现了滥耕的现象,随着社会的动荡,汉人又逐步退出边境地带,造成了田野荒废,没有植物来固定土壤,在风力作用的加持下,尘土飞扬,形成了沙漠。

南方地区仍处于荒蛮的状态。

四、东汉的文化成就

1. 医学发展

东汉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医学著作,如《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也是东汉医学的重要成就,作者张仲景被后人尊称为医圣。他广泛收集医方,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张仲景的著述不仅为中医临床提供了指导,还对后世医学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2. 历史著作

班固的《汉书》和范晔的《后汉书》等详尽地记录了当时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汉书》开创 “包举一代” 的断代史体例,为后世 “正史” 之楷模;《后汉书》记载了东汉的历史,是研究东汉的重要典籍。

3. 文学成就

涌现了一批杰出的文学家,如曹操等。他们的作品在文学和诗歌领域具有重要地位。曹操的诗歌,今存 20 多篇,全部是乐府诗体,内容大体上可分三类,代表作如《龟虽寿》《短歌行》等脍炙人口。此外,刘桢也是东汉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诗作多以壮美山川为背景,借景抒情。还有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在文学上成就斐然,推动了建安文学的发展,史称建安风骨。

4. 科技成就

蔡伦改进造纸术,纸张轻便易携、来源广泛,很快传播开来,继而推动了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发展进程。张衡制成世界上第一台能够预报地震的候风地动仪,比西方最早的地震仪器早了约 1700 年,开创了地震科学的先河。他还发明了浑象等重要科学仪器,并在文学、数学、地理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5. 学术氛围

东汉大兴儒学,太学林立,学术气氛浓厚。光武中兴时期,文化繁荣,文学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为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东汉在察举制中有一个类别叫做 “道术”,选拔各类科技人才进入国家科研中心,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五、东汉的名人

1. 云台名将

(1)冯异:冯异,字公孙,颖川郡父城县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他早年跟随刘秀平定河北,在诸多战役中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冯异曾在父城抵抗绿林军,后归顺刘秀,并劝说苗萌一同追随。在河北,冯异建议刘秀为百姓办好事,得民心,刘秀采纳其建议,迅速发展自己的势力。冯异跟随刘秀到达信都郡后被任命为偏将军,在邯郸之战中,他以应侯之位展现出非凡的领导能力。冯异还曾保卫孟津,击败朱鲔、李轶的军队。在关陇军事中,冯异接替邓禹,力挽狂澜,收编溃卒,武装附近数万人,整军复战,在崤底迫降了赤眉军男女八万余人。冯异一生战功卓越,却不居功自傲,每当诸将并坐论功时,他便独自坐在大树之下,被称为 “大树将军”。

(2)耿弇:耿弇跟随刘秀收复四十六个郡,三百多座城池。他作战勇猛,善用谋略,为东汉的统一立下汗马功劳。

(3)窦宪:窦宪出生于东汉,凭借妹妹窦太后的势力在朝堂上一时无人能敌。后因杀了都乡侯刘畅而被囚禁,为保命提出北击匈奴赎罪。窦宪与南匈奴单于联手,在稽落山与北单于作战,大获全胜。随后又追击北匈奴,斩杀敌人众多,俘获大量马、牛、羊、骆驼。他还引用呼韩邪单于归汉的先例,劝北单于投降。最终,北匈奴在窦宪的打击下灭亡。窦宪北击匈奴,虽有战功,但他为人霸道嚣张,劣迹斑斑,不为后世文人墨客所推崇,名气不如霍去病。

(4)岑彭:岑彭平定南方各方割据势力。他在东汉的统一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冯异一起建立了卓越的战功。

(5)吴汉:吴汉是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他扫灭刘永、董宪、公孙述等割据势力,为东汉的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6)马援:马援西破陇羌,南征交趾,北击乌桓。他一生征战四方,为东汉的边疆稳定立下赫赫战功。

(7)班超:班超出身书香世家,却不甘走父兄老路成为历史学家。他投笔从戎,跟随窦固上战场立下战功。后奉命出使西域,仅带 36 人先后使鄯善、于阗、疏勒三个国家恢复了与汉朝的臣属关系。他以夷攻夷,以夷制夷,历经 31 年,收服西域五十多个国家,被封为定远侯。班超为西域回归做出巨大贡献,其名字深深印在了丝绸之路的历史上。

(8)段颎:段颎大破西羌、击灭东羌、平定公孙举叛乱。他在东汉的军事行动中表现出色,为国家的稳定和统一做出了贡献。

(9)皇甫嵩:皇甫嵩是东汉末年著名将领。他在黄巾之乱中表现突出,被任命为左中郎将,与右中郎将朱儁等人讨伐黄巾军。皇甫嵩率军平定颍川郡、汝南郡及陈国境内叛军,后又进军河北,斩杀黄巾军首领张梁、张宝。他因功升任左车骑将军,兼任冀州牧,晋爵为槐里侯。皇甫嵩忠心汉室,却遭董卓陷害,被囚禁起来,生死未卜。

(10)耿恭:耿恭忠烈之志,远超苏武,书写 “十三将士归玉门” 的史诗。他在边疆坚守,展现出顽强的意志和忠诚的品质。

2. 其他名人

邓禹、吴汉、马援等云台名将之外,还有黄香、黄琼、鲍鸿、鲍昱、魏伯阳、高诱、高览、高望、马融、马腾、马武、马成、颜良、韩悝、隗嚣等名人。他们在不同领域也为东汉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六、东汉重大事件

1. 黄巾起义

184 年,太平道首领张角率信徒发起民变。东汉末年政治腐朽,朝廷腐败、赋税沉重、自然灾害频发,农民生活困苦。张角通过太平道传播教义,声称能够驱邪治病,吸引了大量信徒。他提出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的口号,号召百姓讨伐无道昏君和没落的东汉王朝。起义军以黄色头巾为标志,故称 “黄巾军”。他们焚烧官府,杀害官吏,占领城池,一度取得了不小的胜利。

然而,黄巾之乱并未持续太久。在东汉朝廷的镇压下,起义军逐渐失去了优势。东汉朝廷派遣精兵强将,如皇甫嵩、朱儁等,率领官军与黄巾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官军的猛攻下,黄巾军损失惨重,节节败退。除了官军的镇压外,黄巾之乱还面临着内部的分裂和瓦解。起义军内部存在着不同的派系和利益冲突,这使得他们在关键时刻无法团结一致,共同抵御官军的进攻。同时,一些起义军将领在面对困境时选择了投降或背叛,这进一步削弱了黄巾军的战斗力。

最终,在东汉朝廷的残酷镇压和内部的分裂瓦解下,黄巾之乱被彻底平定。张角病亡,其弟弟张宝、张梁等人也相继被官军击败并杀害。黄巾之乱虽然失败了,但它对东汉王朝的统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加速了东汉王朝的衰落进程。同时,这场起义也促使了一些豪强地主势力的崛起,为后来的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2. 讨伐董卓

黄巾之乱后,董卓挟持皇帝,实行恐怖统治。东汉末年,董卓趁官宦外戚之争率凉州兵进入洛阳,另立刘协为帝(汉献帝),自封相国,独揽朝政大权,开了历史上军阀依恃武力控制朝政的先河,也成为了后期军阀混战的导火索。

各路群雄以讨董为名起兵,董卓放弃洛阳,挟天子迁都长安。此后各路诸侯分裂,各自为政。

3. 官渡之战

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展开战略决战。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袁绍、曹操之间的决胜之战役。战争始于建安五年(公元 200 年)二月,双方于官渡(今河南省中牟县东北;一说今河南省原阳县)发生战略决战,持续八个月的官渡之战以袁绍方的失败而告终。

战争爆发前,袁绍占有冀(今河北中、南部,山东西端及河南北端)、幽(今河北北部、辽宁南部部分地区)、青(今山东半岛中部)、并(今内蒙古河套、山西省太原市、大同市和河北省保定市一带)等州,兵广粮足。曹操只有兖(今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豫(今河南省大部分)、徐(今江苏省北部、山东省西南小部与安徽省小部)及司隶(今西安、洛阳一带)等地。随着双方势力的扩张,矛盾日趋尖锐,最终爆发战争。

建安五年,袁绍率军十万从河北南下,曹操兵约万人(一说三四万)应战。两军对峙于官渡,曹操采用许攸之策,间道夜袭乌巢(在今河南省延津县)粮屯。袁绍只分少数兵往救援,以重兵攻曹操军大营,未攻下。曹操击败救援乌巢之敌后,又全部烧掉袁军辎重,击溃袁军主力。袁绍与子袁谭率八百骑渡河逃归冀州,自此一蹶不振。经此一战,袁军受到重创,曹操基本上控制了中国北方,为统一中国北方地区打下了基础。

4. 赤壁之战

曹操率领主力南下,企图统一全国。赤壁之战又称乌林之役,是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赤壁(有蒲圻、黄冈等多种说法)大败曹操的一次大型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

东汉末曹操统一北方后,于建安十三年(公元 208 年)七月南征荆州(今属湖北省),想要统一南方。当时刘备依附荆州牧刘表,在江陵(今属湖北省)被夺后,派遣诸葛亮求救于孙权,企图合孙刘之力以对抗曹操。曹操招降孙权,对此孙权集团内部意见不一。鲁肃、周瑜力劝孙权联合刘备破曹,孙权决心应战。

孙权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以鲁肃为赞军校尉,率兵三万与刘备军二万会于樊口(今湖北省鄂州市西北),时曹操军约二十余万(另有三十万、十万等多种观点)。十二月(一说十月,一说十一月),战于赤壁。时曹操军已有疾疫,初战不利,退至乌林(在今湖北洪湖东北长江北岸),曹操军战船首尾相连,周瑜部将黄盖献计诈降,率十艘斗舰在接近曹操船舰时点火,烧尽北船。时东南风急,大火延及岸上营落。曹操军大溃,从华容(今湖北潜江西南)败逃。周瑜、刘备水陆并进,追曹操至南郡(今湖北省荆州市)。

此战打破了曹操快速统一南方的设想,转而专心经营北方,促进了北方的恢复与发展。对于南方而言,此战为南方赢得了发展的时间,促进了南方的发展。初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

5. 西凉之战

曹操向凉州拓展,马超、韩遂起兵抵抗。曹操统一西北的过程中,与马超、韩遂在西凉展开激战。最后马超失去根据地,投奔汉中依附张鲁。曹操统一西北。

6. 合肥之战

孙权率十万人出征合肥,曹魏名将张辽以八百步卒逆袭孙权,打败孙权大军,解除了合肥之围。曹操和孙权战线稳定。

7. 汉中之战

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战争持续近两年之久。刘备方阵亡吴兰等,曹操方阵亡夏侯渊等,刘备与曹操战线稳定。

8. 荆州之战

关羽率军进攻曹魏占据的襄阳、樊城,威震华夏。后期东吴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父子被东吴俘杀。蜀国丧失荆州。

9. 夷陵之战

刘备为替关羽报仇,挥兵东征东吴孙权,陆逊用以逸待劳的方法打败蜀汉军。蜀汉实力大损,彻底退出荆州区域。

10. 六出祁山

诸葛亮为贯彻《隆中对》,北定中原,六次北伐。诸葛亮恢复与吴联盟、平定南中后,就准备北伐曹魏。第一次北伐在蜀汉建兴六年(228 年)春,他令赵云等作疑兵,摆出由斜谷攻郿城的态势,吸引魏军;自己则率主力向祁山方向进攻,陇右的天水、南安、安定等郡相继叛魏降蜀,又收服了姜维,一时关中大震。可是马谡违背诸葛亮部署,丢了街亭;赵云等出兵也不利,诸葛亮只得退回汉中。不久,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又叛汉附魏。

第二次北伐是同年冬,诸葛亮乘陆逊在石亭打败曹休之机,出散关,包围陈仓,攻打二十多天未破,魏的援军赶到,他不得已又退回汉中。

第三次北伐是建兴七年,亮进攻武都、阴平,打败魏援军,占了这两郡,留兵据守,自己率部回师。次年,魏军进攻汉中,诸葛亮加强防守,又增调援军,再由于连续大雨,子午谷、斜谷等道路不通,蜀军撤退。

第四次北伐是建兴九年,蜀军包围祁山,魏军统帅司马懿迎击,诸葛亮准备决战。司马懿知蜀军远来,军粮不多,凭险坚守,拒不出战。诸葛亮想用退兵的办法引诱敌人,但司马懿追赶很谨慎,蜀军一停,他就扎营拒守。此时李严假传刘禅要求退兵的圣旨,加上蜀军粮草将尽,诸葛亮只得班师,在归途中以伏兵杀了魏国名将张郃。

第五次北伐是十二年春,诸葛亮率十万大军出斜谷口,到达郿县,在渭水南岸五丈原扎营。司马懿也筑营阻拦,不与蜀军作战,料知蜀军远来,粮草运输困难,想把蜀军拖垮。诸葛亮也有准备,在渭水分兵屯田,作长期战争的打算。诸葛亮在这次出兵前曾与孙权约定同时攻魏,五月吴军十万攻魏,不胜,撤回江东,所以蜀军只得与魏军单方面周旋。八月间诸葛亮积劳成疾,病情日益严重,不久就与世长辞。死后,姜维等遵照他的遗嘱,秘不发丧,整军退入斜谷。

诸葛亮出师北伐共为五次,真正出兵祁山只有二次;还有一次是魏军进攻汉中,不是诸葛亮出击。后世概而言之,说成是六出祁山。诸葛亮六出祁山虽取得一些局部胜利,但没有改变蜀汉和曹魏对峙的割据。蜀汉基本处于守势。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