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逻辑》作者:刘润
这一节,我们先来谈谈思考问题的底层逻辑。
防止“注射式”的观点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比较容易处理,比如让客服专员回访一下用户,让销售人员推销一下产品等等。但是有的问题却很棘手,比如,有的公司产品很好,但客户却不认可,不愿意下单;有的人做生意很踏实,却总是不如那些偷工减料,只知道做营销的对手做得成功,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如果这样的问题落到我们头上,我们要如何思考呢?是建议这些人多做一些营销,把产品和品牌做起来;还是放下身段,也参加到价格战的红海中去呢?
作者刘润的答案是:“什么都不做,先要学会理解问题。”这也是很多人疏忽的地方,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总是下意识地路径依赖,依据过去的经验处理,却没有考虑过自己面对的,到底是一个怎样的问题。
事实上,很多问题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都会存在一种“注射式”的观点。比如“有的公司产品很好,但客户却不认可,不愿意下单”,这个问题其实已经有了一个默认的隐含观点,那就是“这家公司的产品很好”。但是这家公司的产品到底好不好呢?我们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进行判断。
在生活中,这种注射式的观点有很多,比如,“为什么胖的人都比较懒?”“为什么懂了这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呢?”但是,到底有没有人真的证实了胖的人确实懒,那个人是不是真的懂了很多道理,我们并不清楚,只是默认它是真实的。而这就会给我们的思考造成很多误差。
那么,为什么人们喜欢提出或者接受这种注射式的观点呢?这是因为从本质上看,这些观点是一种心理暗示。也就是用“为什么”三个字,把我们的注意力从事物的本质上挪开,放到“怎么做”上去,而这能在很大程度减轻我们的心理负担。
比如,前面我们讲到的“这家公司的产品很好,但客户却不认可,不愿意下单”,这其实就是把自身产品的质量、价格等问题,推到了用户身上,这样一来压力就出现了“外移”,重点就转移到了该怎么去说服用户,而不是反思自己的产品。
不过,这样的做法,就像是在吃“止痛药”,无法根治思维上的“病灶”,反而会由此产生更多的错误判断。所以,我们要格外警惕这种注射式的观点。
跨越经验的“假象”
那么,说到这也许有人会问,那我们要怎样思考问题呢?是借助经验吗?
这其实是大部分人的做法。但刘润认为,靠经验“对也不对”。一方面,我们当前的社会,是一个“经验世界”的产物,是人类在几千年来,不断发展进步的文明成果。但另一方面,在当前社会急剧变动的情况下,所谓经验有时又会成为一个桎梏。
对此,他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在10多年前,他在微软工作时,经常会被邀请去分享软件开发测试的经验。那时他说到一点很重要的经验:一个开发人员,要配备两位测试人员,这样才可以保证开发出的软件漏洞尽可能少。许多人听了都觉得醍醐灌顶,觉得“怪不得微软如此壮大,原来是这样开发软件的。”
当时甚至有人问:“你们微软的员工都是用什么牌子的牙膏呢?”刘润听了很疑惑,不过还是回答:“我不知道别人,但我自己用的是黑人牙膏。”这时提问者还是会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好像在说:“原来如此,怪不得微软的人都如此成功。”
显然,这两者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但这体现出了人们对经验盲从的一面:只要微软成功了,那他们做什么都是对的,每一个员工、每一个动作都值得大家细细研究一番。
有趣的是,在那之后,微软的发展步入一个下行区间,当刘润再和别人分享同样的经验时,已经有人开始不以为然,因为在他们看来,微软已经过时了,一个开发人员配备两个测试人员,简直是多此一举、浪费资源、缺乏效率。
从这个角度来看,与其说很多人相信经验,倒不如说他们很“迷信”。他们迷信过去的传统做法,迷信已经成功的经验。而这背后其实是一种懒惰的态度,懒于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只想简单地选择盲从。
为此,刘润在对待过去的经验时,不会选择轻易相信,而是会通过一套方法对经验进行验证。具体来说,它有“假设—验证—结论—调整”这几个步骤。
比如,现在领导告诉了我们一个经验:节假日的时候,可以通过降价进行产品促销。那么,要验证这一项经验,我们可以先假设:节假日的时候,降价可以有效促进产品销售。然后我们去进行验证。比如,在某个春节,选定类似的几条销售渠道,进行不同的降价策略,然后统计节假日期间的销售额。如果结论和我们假设一样,那么就可以把这个经验,看作一项有效的做法。反之,降价并没有带来销售额的提升,或者只有少量的降价商品,能带来销售额的提升,这时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形成真正有益的经验。
在验证的过程中,有一点十分重要,那就是: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不能因为经验是某个领导,或某个成功人士的观点,就觉得自己有问题。一切都要以真实的情况为依据,然后做出调整。即使有的时候,我们得出相反的结论,也要勇于打破对经验的迷信,把实践作为衡量经验的最好标准。
如何快速洞察问题本质
当然,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精力,去验证每一个经验,这个时候,就需要练就自己的洞察力,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这也是刘润在咨询行业,积累多年的重要能力。
他将我们观察到的现象,认为是一个个系统运作的结果。那什么叫“系统”呢?一句话概括,就是一组相互连接的要素,其中有两个关键词,叫作:要素和连接关系。而洞察力就是快速看懂要素之间的连接情况。
那么,顺着这两个关键词,刘润又把系统分为了两大要素和四种连接关系。其中两大要素指的流量和存量。
这两个概念很好理解,我们举个例子。一个男孩在恋爱的纪念日,忘了送女友礼物,女友生气地说:“我看你根本就不爱我,我们还是分手吧!”男生十分惊讶,不解地问道:“因为这么点小事,你居然要跟我闹分手?”
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两个人存在认知上的差别。女友想和男孩分手,是因为内心的不满情绪,这是一个“存量”,当不满累积到一个程度,女友的情绪也就爆发了。可男孩认为,女友的情绪爆发是因为自己的某一次疏忽,是一个“流量”,结果导致两人的关系出现裂痕。而懂得运营感情的人,往往更应该注意存量,持续地用流量管理存量,让感情升温,才能保持良好的感情状态。
要素之间的连接关系,主要分为四种,分别是因果链、增强回路、调整回路和滞后效应。下面我们分别来看。
所谓因果链,就是要素之间或增强或减弱的连接关系。比如人的疲劳程度和工作效率,疲劳程度越高,工作效率就越低,这是减弱的关系。又比如人的工作业绩和绩效收入,业绩越高,绩效就越高,这是增强的关系。
而当这种关系形成闭环,首尾相连,就形成我们说的增强回路。比如一个人的工作能力越强,他通过工作获得的行业信息、人脉资源就越多,如此不断增强,这就形成一条正向增强回路。
同样的,也有负向增强回路。比如一个人在社交中越是被动,越是害羞,他的社交圈就越来越小,愿意和他展开合作的人也会越来越少。这就是一条负向增强回路。
几千年来,人们给增强回路起了很多名字。心理学家称它为“马太效应”,经济学家称它为“赢者通吃”,金融专家称它为“复利效应”,其实说的都是同一种事物。
那什么是调节回路呢?简单来说,就是因果关系相反,“因”增强“果”,“果”却减弱“因”的关系。
比如,有一个三五人的创业小团队,大家都坚信“产品为王”,于是几个人一门心思,都扑在产品上,大家的效率也非常高,很快开发出了产品,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欢,于是他们更加努力开发产品,相继推出了第二代、第三代,公司获得快速成长,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增强回路。
可是到这个时候,团队已经增长到几十人,来自市场消费者的反馈越来越多,导致管理成本增加、人员流失,公司发展受到制约。那么这个时候,“产品为王”的增强回路,就不得不为“公司管理”这个调节回路让步,通过层级分工来规范每个公司人员的行为,确保大家各司其职。这其实也是一家公司管理者的主要任务:促进业绩增长的“增强回路”,处理产生问题的“调节回路”。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滞后效应?所谓滞后效应就是要素之间的关系并不及时,相互之间有个时间差。比如,一个学生高考时填志愿,咨询机构告诉他:“金融人才现在很紧俏,现在进入到时候可以获得高薪。”于是学生报了金融专业。可毕业时他发现,金融专业的学生供过于求,自己连找工作都很难。
那么,我们可以说是机构欺骗了这个学生吗?显然不是,只是几年间商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到要素间的滞后问题。
当我们掌握了这套洞察方法,就可以比别人看问题更加深刻。而为了大家更好地掌握这套方法,作者刘润将其总结为五个基本步骤:一是找到核心存量,二是找到关键因果链,三是找到增强回路,四是找到调节回路,五是考虑滞后效应。然后,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一步,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改变哪些连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