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这个国家奉献了半生,换来的却是手铐和背叛。"印第安纳大学华裔教授王晓峰的妻子马念丽在近日的公开活动中泣不成声。
这位国际知名的网络安全专家自3月底被FBI突击搜查住所后,至今下落不明,其遭遇引发美国学术界强烈震动。
一场打破平静的突袭3月28日凌晨,全副武装的FBI探员强行闯入王晓峰位于印第安纳州的住宅。
目击者称,搜查持续近6小时,数十箱私人物品被扣押。
令人震惊的是,就在同一天,校方突然解除王晓峰终身教授职务,其妻子马念丽作为校图书馆系统分析员的职位也被一并撤销。
"他们甚至没给我丈夫收拾办公室的机会。"马念丽回忆道,"二十年的研究成果、学生的论文资料,就这样被全部封锁。"校方在移除王晓峰所有公开信息时,未给出任何正式解释。
学术精英的陨落王晓峰是国际公认的网络安全权威,其开创性的隐私保护算法被广泛应用于金融和医疗领域。
据公开资料显示,他领导的科研项目累计获得超过2000万美元经费支持,培养的博士生多数进入硅谷顶尖科技公司。
"这完全是对学术自由的践踏。"王晓峰的同事、计算机系教授艾伦·米勒公开表示,"如果连他这样的顶尖学者都会因莫须有的罪名被解雇,美国还谈什么吸引全球人才?"
"中国行动计划"阴影再现虽然官方尚未公布具体指控,但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调查可能涉及王晓峰六年前接受的一笔国际科研合作经费。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拜登政府上台以来,首次出现如此高调的华裔学者搜查案。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陈刚指出:"同样的剧本正在重演——先制造'间谍'疑云,再摧毁学者声誉,最后却往往以撤诉收场。"他本人曾在2021年遭遇类似调查,后经证实所有指控均不成立。
司法程序遭质疑法律专家指出,印第安纳校方的处理存在严重程序问题。
根据美国大学教授协会章程,解雇终身教授必须经过包括听证会在内的多层审查,而王晓峰案完全跳过了这些环节。
"这不是疏忽,而是蓄意的程序违规。"该校法学院前院长戴维·威尔逊分析称,"校方显然受到了某种外部压力。"目前,包括美国民权联盟在内的多个组织已要求国会对此展开调查。
华裔社区的集体焦虑事件引发的连锁反应正在蔓延。最新数据显示,近三个月来申请回国发展的在美华裔科学家数量激增40%。
许多学者表示,他们现在连正常的国际学术合作都要三思而行。
"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马念丽的质问道出了众多华裔学者的心声。随着案件持续发酵,这个问题的答案,或将决定美国科技人才体系的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