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江苏女子散步凭空消失,警方查无线索,算命先生“算”出行踪

刘晓燕说娱 2023-08-25 03:20:42
前言

“我老婆前几天晚上出门散步,结果就再也没有回来,到现在为止,她失踪的时间已经超过了七十二个小时,请你们帮帮我。”

2016年,江苏常州公安局的警方接到了这样一通报警电话。

报警人李先生的妻子秦女士,在最近三天音信全无,是生是死,家里人全然不知。

经过对监控摄像的仔细调查,警察发现了秦女士最后失踪的具体位置,但除此之外,没有更多线索能够为警察指引下一步的思路。

就在失踪案陷入僵局之后,李先生找到的一名算命先生,提供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线索。

他“算”出了结果,也推动了案件的进展。

音信全无的秦女士,到底去了哪里?这位算命先生,又在其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无故失踪,调查瓶颈

2016年,江苏常州的警察正站在一处交通管理局的办公室里,对着一个道路监控细细分辨。

他们一帧一帧地查看每一辆车的车牌号,不知过了多久,他们终于发现了自己要找的车牌号。

而这辆车的主人秦女士,从车上下来之后,便走进了旁边的一个小树林,再也没有出来。

这位秦女士,就是他们此次调查的主要对象,到目前为止,她的失踪时间已经超过了72个小时。

至于车牌号的信息,则是由秦女士的丈夫李先生,也就是报案人所提供。

“我老婆是三天前的晚上离开家的,当天她没有任何异常,我也没有在意,只以为她是要出去散散心,可是谁知道,我一直没能等到她回来。”

考虑到家庭生活的一些现实情况,警察首先对焦急万分的李先生说出了一种猜想,秦女士会不会是自己离家出走,故意隐瞒了行踪。

这个猜想,被李先生一口否认。

他告诉警察,他们夫妻二人的关系并不差,而且最近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们都没有爆发过争吵,所以秦女士没有离家出走的理由。

同时秦女士是一位非常负责的母亲,平时即使工作再繁忙,她还是会抽出时间亲自照顾和陪伴孩子。

无论如何,她也不可能丢下孩子,三天都不闻不问。

再者秦女士性格直率,为人处世直来直去,她如果有任何的情绪问题,按照以往的做法,一定会马上发泄出来。

最关键的是,警察调查了附近的监控,录像上面显示,秦女士离家当天的精神状态比较积极。

她走路的步子非常轻快,手里也一直在把玩着随身物品,并没有出现激烈的情绪波动。

这些发现不仅推翻了秦女士离家出走的可能,也为前来报案的李先生减轻了嫌疑。

李先生唯一能够提供的线索,只有他们家的车牌号,顺着这条线索,警察在一个小树林旁边的路口发现了秦女士的最后消失地点。

可是树林当中没有监控,所以秦女士下车之后的行踪,警察一无所知,也无从查起。

他们只能采用最原始的办法,利用照片走访问询。

当天,调查小组兵分三路,对停车地点附近的居民和过路行人做了一番走访。

有一位老太太,她在看到照片之后,陷入了思考状态,过了好一会儿,老太太一拍脑门,表示自己想起来了。

“好像就在两三天前吧,我应该是见过她的,当时我吃完晚饭出门散步,就看着这姑娘一个人在路边走,方向是旁边那小树林。我有点好奇,就盯着她看了一会儿,但是我没有继续跟过去。”

老太太的话,只能佐证秦女士确实进入了树林当中,与监控的显示完全相符,除此之外,她也没能提供更进一步的线索。

在等待警察调查的这段时间里,李先生隔三差五就往警局跑,却无一例外地失望而归。

家里的长辈听说此事后,虽然也只能干着急,但好歹还是为李先生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既然警察一时半会儿还不能查出方向,那么何不考虑一下求助算命先生。

只要带着秦女士穿过的一件衣服过去,再把她的出生年月和一些详细信息告诉算命先生,说不定就能找出头绪。

李先生半信半疑,但事已至此,他也只能抱着死马当成活马医的态度,勉强试了一试。

可谁知,他从算命先生嘴里听到了一个让人震惊不已的信息。

算出下落,追查真凶

算完之后,李先生付了钱,拿着东西忙不迭地往警察局跑去。

“我找人算了一卦,那个大师说,我老婆可能已经不在了。”

说这话的时候,李先生的声音明显哽咽了。

那位算命先生,给李先生预设了两种可能。

第一种,秦女士还在人世,只是失踪。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不出三天,秦女士就会自己回家,他们也无需再过多担忧。

至于第二种,秦女士已经去世。

如果这一结果属实,那么她的生命消散的地点,不在陆地,而在水中。

那片小树林的旁边,正好就有一条河流,那里正是警察搜索的关键地带。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也让警察同样震惊,他们竟然真的从河里打捞出了一具尸体。

因为被河水浸泡多日,死者的面容和身材都已经模糊,不过通过初步对比来看,她应该就是秦女士。

法医对此做出进一步鉴定,DNA验证结果表示,她确实就是失踪多日的秦女士。

秦女士的死亡,基本可以排除自杀和亲人谋害的可能。

她心智正常,精神状态正常,而且在离开家之前并没有受到情绪刺激,并没有自杀的理由。

至于李先生,当天晚上他一直都在照顾孩子,家里人都是他的不在场证人。

也就是说,秦女士属于他杀,警察首先考虑的,就是熟人作案。

从尸检报告来看,秦女士生前并没有与人打斗的情况,她的身体也没有任何伤痕。

熟人作案通常涉及到两个问题,一个是财产纠纷,一个是感情纠葛。

李先生夫妻二人是生意人,与合作伙伴也曾多多少少发生过一些经济矛盾,这群人里,有没有人产生作案动机?

经过进一步的数据调查,警方排除了这个可能。

夫妻俩的生意规模并不大,日常的流水也并不算太多,很少有人会铤而走险,为了几千几万块就做出杀人的行为。

有位配合调查的合作伙伴也说:

“其实我们大家和他们合作,都非常信得过她,她工作能力又强,大家来来往往,她也不爱占小便宜,有时候还会主动让利给老客户。总之我认识他们两口子这么多年,还真没听说有谁跟他们的矛盾大到闹出人命的地步。”

而且如果是财杀,那秦女士的手机和车钥匙应该被人拿走才对,但是这些东西,警察都从河里打捞了上来。

种种迹象表明,熟人有预谋作案的情况可以被推翻,那么只剩下一种情况,激情杀人。

真相大白,接受惩罚

所谓激情杀人,就是指因为一时的情绪变动或意外因素,导致凶手突然萌生杀人冲动,在情绪驱使之下做出杀人行为。

激情杀人的结论让这个案子的侦破难度变得更大,因为凶手几乎没有在现场留下任何证据,随机性事件,也没有办法单纯从逻辑层面进行推断。

警察只能一遍又一遍地查看案发当日的监控录像,寄希望于能从其中发现蛛丝马迹。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不知道反复观看过多少遍之后,终于有人发现,河水在当天晚上曾经出现过程度较为强烈的波动。

在没有大风的情况下,这样的波动很显然可以表明,有人在往河里扔东西。

前脚一名女士在河水中溺亡,后脚就有人朝河水中扔东西,怎么会有这么巧合的事?

警方找到河对岸的监控,终于看到了可疑人员的真面目,那是一位中年男性。

很快,家住本地的中年男人陈某就接到了警察局的传唤通知。

他知道自己已经被警察盯上,绝对没有可能逃脱了,便本着坦白从宽的原则,把所有事情都说了出来。

他的确是杀害秦女士的凶手,他的行为也的确属于激情犯罪。

这段时间,陈某的情绪一直非常低迷。

原本他是大家眼中的人生赢家,家庭美满,事业有成,好不得意。

可是因为生意失败,他赔了一大笔钱,背上了巨额债务,顿觉人生黑暗。

为了维持自己那点可怜的虚荣心,他不敢向亲戚朋友求助,更不敢把此事告诉家里人。

每天背负着沉重的心理负担,日子过得可谓是一团糟。

秦女士出事那天,他正好去河边散步。

结果看到迎面走来一个女人,手里拿着手机和车钥匙,看穿着打扮也能看出经济条件一定不错。

于是,他便起了歹心。

他本想上前抢劫,抢完就跑,可他的意图被秦女士给看了出来。

随后,秦女士脱口而出一句嘲讽之语,让他那栋名为自尊心的大楼轰然倒塌。

陈某气急之下,做出了冲动的行为,将秦女士的东西抢了过来,再把对方推进了河里。

眼看着对方渐渐挣扎着没了动静,冲动杀人的陈某害怕极了,抢来的东西他也不敢留着,所以自己跑到对岸,扔进了河里。

离开案发现场之前,他还特意检查了一遍,确认自己没有留下痕迹,可没想到警察还是找到了他。

陈某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最终被法庭判处死缓,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

结语

一场离奇的失踪案件,牵扯出一段让人唏嘘的激情杀人事件。

秦女士的死,完全属于无妄之灾,因为几句嘲讽之语,她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而陈某的杀人行为,也严重触犯了法律底线,冲动不是借口,他需要承担行为的后果。

1 阅读:1905

评论列表

用户14xxx21

用户14xxx21

5
2023-08-25 13:19

祸从口出!为自己的言行买单!所以凡事积福积德!当遇到杀人犯也会留你一条命!

用户10xxx13 回复 08-25 14:41
杀人犯的话能相信?在没有监控的时代,两人打架,死亡的一方百分之百是先动手的一方,因为死者不会开口反驳。

书僧

书僧

1
2023-08-25 15:47

大晚上的钻小树林,什么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