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大鱼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经常能遇到这样一类群体,总是随波逐流,习惯了人云亦云。
面对别人的成功案例,从来不会深入分析其中的利弊得失。
只是盲目地认为,既然其他人能做成这件事,那么放在自己身上也一定可行。
六七年前在外出差,偶然认识了一位茶掌柜,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那时白茶的热度已经逐渐崛起,看着身边朋友抓住机会开茶店,生活过得越来越好,遂也想尝试。
但他对茶叶的了解几乎为零,与那些已经做足了准备、拥有一定资源的朋友相比,显得太过仓促和盲目。
他只是觉得,既然别人开茶店能赚到钱,那么自己也能赚到钱。
或许是运气好,一开始虽然磕磕绊绊,但总归也是逐渐走上了正轨,一副志得意满的模样。
后来遇上疫情就没那么一帆风顺,听说先是关掉了线下门店,网上的店铺也不太如意。
如今,已经是很久没听说过他的相关消息,不知几何。
人与人之间总是不同,盲目追随失去了自己的主见,结果总是可悲。
茶与茶之间也是一样,沸水泡茶早已成为圈内共识。
却不是所有茶叶,都能泡出应有的香醇好滋味,关键就在于品质的巨大差距。
《2》
用温水泡红茶,口感会更清甜?
如果要评选茶圈里的经典谣言,“泡红茶不能用沸水”绝对值得被提名上榜。
每当文章里提到沸水泡茶的详细步骤时,总有人忍不住要钻牛角尖:
“这不对吧?水温太高会破坏营养物质,红茶容易苦涩发酸,好茶都被泡毁了!”
直到现在,依旧有不少茶友对此深信不疑,毕竟,他们的确拥有相同的经历。
听从茶掌柜的建议,将水温换成七八十度的热水后,口感似乎真的变得更清甜了。
然而,要将这样的红茶称为优质茶,可真是有些名不符实了。
绝大部分的茶叶在制茶工序的最后,都要经过烘干处理,那时所使用的温度,可比沸水高出许多。
不耐高温的营养物质,在高温烘干中就已经损耗了。
剩下的营养物质,都耐得了高温,又何惧沸水呢?
即便是被某些人反复提起的维生素,整体所占比例也是少之又少,损耗量更是可以忽略不计。
一款茶能展现出什么样的风味,正取决于本身具备什么样的先天基础。
通常情况下,泡茶用的都是成分纯粹的纯净水,显然不可能和茶叶发生物质反应,进而改变口感。
某些红茶用温水泡出的口感更清甜,其实是因为温度不够高,物质的析出速度受到抑制。
酸味、涩味、苦味,都被温吞的口感所掩盖,甚至细细回味还有些清甜。
可是,优质红茶的优势不只是甜,鲜醇度和香气层次也是重点品鉴内容,用温水泡很难做到充分展现。
《3》
工艺和储存不到位,红茶会变质变味。
到处宣传用温水冲泡的好处,要么没喝过货真价实的桐木关红茶,要么就是心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茶水比例保持正常、且出汤迅速利落的情况下,某款茶还能出现苦味,必定是茶味物质积累不足。
就拿市场上不太受欢迎的夏茶来说,夏季气温高、光照强,促使茶叶生成了大量的苦涩物质,茶汤难以入口。
同样的道理,那些怎么泡都苦味浓烈的茶,也都是因为原料质量太差,茶味物质积累不足所导致。
而沸水泡红茶容易酸涩,追根溯源还是要谈品质,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出在工艺上。
大部分茶类在采摘结束后,都需要尽快将新鲜茶青送往茶厂萎凋,并且确保薄摊薄晾。
如果萎凋不及时,或是叶片堆叠得太厚,往往就会将茶青闷坏,在内部积累大量的酸味物质。
又或是在发酵工艺的关键时刻,制茶师没有控制好温度湿度,导致环境太过闷热潮湿。
这样一来,全发酵的红茶也会出现过度发酵的情况,进而产生不清爽的酸馊味。
从另一方面来说,红茶成品茶在储存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不稳定的影响因素。
如果包装没有完全密封,外界水汽侵入茶叶内部,同样也会引发过度发酵的出现。
插一句题外话,保险起见,不建议大家将红茶存得太久,超过风味适饮期,品质大概率就开始走下坡路。
当年红茶口感鲜醇,隔年转化得更醇厚,但还是要在三年的期限内喝完,口感更有保障。
《4》
好茶不怕检验,用沸水鉴定品质更公正。
也遇到过一些茶友,对日常喝茶的要求不高。
明知红茶用沸水冲泡后,如果出苦涩发酸的现象,品质必然存在问题。
但实际生活中,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用温水泡茶,只要当下没喝出异常,便不愿再去深究。
即便每次泡出的茶汤不香不滑,耐泡度也明显不足。
无论茶叶品质是好是坏,都像是从一个模子刻出来一样,体现不出明显差别。
说到底,也是自欺欺人的侥幸心理在作祟,没必要让优质红茶一再迁就,纵容市场秩序被搅乱。
虽然劣质茶价格便宜,但带来的品尝享受终究不成正比,能呈现的只是淡淡茶味。
那些不敢用沸水冲泡的红茶,就像已经变质的苹果,即便将腐烂的部分挖去,剩下的部分也不能再吃。
温水泡茶,减缓了物质释放的速度,但茶汤中确确实实存在着有害物质。
在没察觉到品质问题的时候,不明真相地将过度发酵的变质茶喝进肚子里,后果更是让人不堪设想。
顿时能明白,为什么总有人宣传红茶喝了容易上火——
早已掉进了劣质茶的重重陷阱,体内积攒了不少有害物质,对身体没影响才更觉奇怪!
《5》
有茶汤苦涩发酸的例子在前,一些茶友便失去了沸水泡红茶的勇气。
往往就是出于这样的原因,优质好茶被无端埋没,助长了劣质茶的威风。
迈不出接触真相的那一步,未来始终看不真切,只能是在原地打转。
本身有问题的红茶,不值得再为了它逃避现实,迟早有一天会被市场抛弃。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