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泡椒娱乐
李现一直没有放弃自己,而是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
他认为艺人,就应该这样,工作和生活分开,当然他的私生活,也不想被粉丝过度关注,说到底他想回到从前的自由。
至于艺人线上线下看看就好,不好的一面,不会让你看到。对于网红“女友”,如果不是对方暴露,他也不会回应的。
毕竟他女友粉当下还是很多,在没有稳住发展的时候,他还是很在意的,这些会影响到商务、影视等,女友粉是给他撑人气的。
钟楚曦之后,他都没有认真谈过恋爱了。
当然李现是聪明的,他懂得取舍,这样才能走的更远。
在5年前亲爱的热爱的时候,我写过他的专稿,那个时候他还没有这么明白。
不管面对绯闻还是负面,他都会选择回击。
《亲爱的,热爱的》那个时候他在一个月内涨粉千万,多少女生被他迷倒。“现男友”也成为那个夏天最热的词语之一。
流量席卷而来,李现开始思考起30岁的自己到底该做怎样的艺人,那个时候他有了一些模糊的答案,就是要做一个有质感的人。
等剧播完后,他的热度直线下滑,没有按着公司的预想走。
那段时间,他是迷茫的。杨天真说:“他那会儿每一天都能换成好多钱,但他没有选择去变现,而是去健身房,去学日语和英语。”
当时的李现有点接受不了和之前不一样的生活。
之前健身随心所欲,大吃大喝没人管,也不会有那么多私生饭,以及女友粉等,很自由。
火了后,这些都被限制了。
可以看到,后面的他属于不进组状态,而且也没有新作品出现,这对于一个流量艺人,可以说是致命的。
当时很多综艺是有邀约他的,只是他带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他从不以常驻嘉宾的身份参加综艺,并拒绝狗仔和私生饭对自己私生活的侵占与围观。
私底下,他更渴望去保持一个普通人的状态,与观众保持适当的距离。
他不想暴露自己真实的一面和性格在观众面前,害怕到时候出戏和人设崩塌。
剧本方面选择也比较多,只是太多的同类本子,让他无法选择。好资源跟不上,也是李现事业受阻的原因之一。
因为资本要捧的人太多,都是按着顺序来安排资源。他游移不定时,流量早已更新换代,很多后来者都已弯道超车,赶在了他前面。
同期男演员发力的同时,龚俊、白敬亭、王鹤棣等“后浪”也分秒必争地追了上来。
在《亲爱的,热爱的》爆火后,李现的积压作品瞅准时机,纷纷上线。可这些,都是在李现成名前接洽到的二流作品,剧本本身薄弱、质量堪忧。
爆红后的第一部作品就没跟上节奏,这让李现的长红之路变得坎坷。再加上由他主演的两部烂片《抵达之谜》和《赤狐书生》又紧随其后。
凭借这些作品,李现“喜提”金扫帚最令人失望男演员。群嘲铺天盖地:“还没来得及在大银幕证明自己,先拿了金扫帚奖。”
2022年,《去有风的地方》让李现的情绪稳定了很多,在大理这种慢节奏的生活中,会情不自禁的停下来,治愈自己,治愈大家。
忘记过去的一切,重新出发。
这个本子是争取很久才拿下的。在拍摄期间,热度就居高不下。再加上播出后营销的投入,让李现热度再次回升。
同时还有《群星闪耀时》以及《春色寄情人》播出,很明显,前者的剧热度更高。
不过李现的热门剧,都是现代偶像剧,当有人说他只会拍着这些剧的时候,他还是很在意的。
当然有一部分原因,还是市场等决定。
偶像剧更多是内容和人物的呈现,不需要考验深度的台词等功底,像《群星闪耀时》这些剧,考验的是多方面的,需要艺人沉淀下来,多去思考一些问题。
一般人是很难拿捏的,如果都能拿捏,那就转型成功了。
当然《群星闪耀时》也让他成长,在这个角色上的塑造,他花费了很多时间。在剧组里找前辈讨论,也是尽力想呈现更好的一面。
和老一辈的人合作,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不一样的内容。
后面的《三个字》一直没上、《春色寄情人》平平无奇。
作为科班出身的艺人,李现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只是相比其他同期艺人还可以。
但不得不说,李现已然成为了国产偶像剧里的“流量”。不过他这个年龄也不能一直演偶像剧,也一直在为转型准备,一直寻找不同机会,当然转型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他是双手准备,这样可以兼顾着当下的流量。
现在回头看,这5年多的时间里他成长了很多。他会给自己放假,懂得平衡,工作的时候全身心投入,生活的时候,就会好好享受。
这样生活起来才会开心,才有价值。
学着摄影,打起网球,跟好朋友登山、潜水、玩飞盘,让生活充实起来。
“演员的确应该多看看这个世界,学着时不时换一种方式看世界,努力工作也享受生活,都是很重要的事情。”
他不仅想做一个有质感的演员,更想过一段有质感的人生。他也在计划下一个人生的开始,他有更多想做的事情。
对于外界给他定义的“糊”,他早已经不在乎了,因为这些只是他的工作,自由才是他一生想追求的。
他很明白也很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