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到位”做好文物古建筑“复诊”工作

怒江消防 2025-02-20 09:54:30

为全面及时消除辖区文物古建筑火灾安全隐患,进一步推进火灾防控工作,怒江州消防救援支队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结合辖区文物古建筑场所特点,扎实开展文物建筑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推进全州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责任落实到位。针对全州博物馆、文物古建筑、古村落消防安全管理情况开展调研评估,怒江州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火文化、宗教崇拜文化浓郁,据摸排统计,全州现共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家,州级文物保护单位3个,历史文化名村1个,传统村落8个。其中大多为土木结构建筑,属于宗教、祭祀场所,建筑耐火等级低,消防基础设施不完善,极易发生火灾事故,支队、大队结合调研实际,形成专题报告报属地政府备案,消安委组织消防、文物、宗教、旅游等部门组成的文物古建筑消防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明责问效,确保党委政府、行业部门、文物单位“三级责任”落实到位。

隐患治理到位。结合当前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形势特点,支队联合文旅、民宗等部门重点对文物古建筑单位用火、用电,消防设施配备不全、过期、损坏等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坚决把各类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问题排查清楚。同时,各地将工作锁定在古建筑内商户用火用电用气管理、防火检查、火灾隐患自查整改等方面,通过“定期回访”的方式,切实做到紧密跟踪、持续回访,加强古建筑消防管理工作。

熟悉演练到位。立足辖区文物古建筑保护实际,因地制宜模拟火情,开展全员、全要素灭火实战演练,在进一步强化灭火救援基础工作的同时,对辖区文物古建筑进行逐个登记造册逐一进行编制、完善灭火救援预案。同时加强“六熟悉”频次,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截至目前,已对全州10余家文物古建筑进行了“六熟悉”活动,开展实战演练5次。

0 阅读:0
怒江消防

怒江消防

关注消防 生命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