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哪吒”现身:成都高薪岗位的诱惑

职业启航港 2025-03-29 10:18:40
北大学子争相参与的招聘盛会

3月26日的一个春日,在北大未名湖畔,一场大型招聘活动悄然展开。

这次活动掀起了不小的风浪,不少人对走进百周年纪念讲堂的学生队伍感到好奇。

什么样的活动能在名校内外引发如此热潮?

这个问题在北大校园里成了热议话题。

这次活动是由四川省委人才办指导,成都市委人才办和成都高新区党工委联合主办的2025“蓉漂人才荟”北京大学专场活动。

活动吸引了115家用人单位带来532个优质岗位,涉及数字文创、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对即将毕业的北大学子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走进纪念讲堂,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哪吒2》主创公司——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的展位。

该展位前不仅排起了长队,还挤满了对影视行业充满憧憬的学子们。

公司的负责人高调表示:“我们不仅需要技术人才,更期待能用巴蜀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创作者。”这一言论无疑戳中了许多热爱影视、动画的年轻人。

成都机遇长廊:提供多样化岗位

讲堂南广场也热闹非凡,俨然成了一条“蓉城机遇长廊”。

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各领域的成都企事业单位纷纷在此摆摊,无论你是工程师、开发者,还是创业者,都能在这里找到一方天地。

比如,科创板上市企业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以200万元的年薪招聘储能技术研发人才,而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则以最高50万元的年薪招募算法工程师。

这些高薪岗位无疑给前来应聘的学子们打了一剂强心针。

为了更好地服务求职者,活动现场还设置了政策咨询台和西部猎头谷平台服务点。

简历测评、就业指导等一站式服务一应俱全。

这些贴心的服务,让不少学子在递交简历时也能有目标地进行选择,从而找到与自己志趣相投的岗位。

成都高新区的引才策略与实践

在人如潮水般涌动的招聘会现场,成都高新区展现出的魅力正映射出这个区域强大的引才“磁力”。

作为成都市产业科技发展的主阵地,成都高新区在此次招聘中毫不逊色,共有42家用人单位带来了150个岗位,涵盖了科技、教育、医疗等多个方向。

其实,成都高新区一直以来都在通过各种创新举措吸引高层次人才。

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成都高新区率先打造了“金熊猫人才通”在线服务平台,共享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优质资源,为人才提供全方位的生活保障。

高新区推行的产业“链”才、政策“聚”才、服务“惠”才、环境“留”才的“四才战略”更是让前来工作的青年人无后顾之忧。

诸如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等重点企、事业单位的加入,让这个高新区平台不单单只是追逐技术创新,更多的是关注到人才的培养与服务。

跨区域合作推动创新发展的案例

成都的引才策略不仅体现在高新区的规划上,更体现在与全国顶尖高校的合作上。

近年来,成都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在京高校开展了一系列人才合作项目,且成效显著。

就拿此次招聘会来说,由北京大学与成都高新区共同建设的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就吸引了不少北大的青年才俊。

这个研究院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已聚集了12名院士、国家级人才,完成了23项重大成果的转化。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与成都高新区共建的芯华创新中心也在北京和成都落地,成为了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

在去年10月启动运营的芯华创新中心(北京中心),短短几个月便吸纳了人工智能、MEMS芯片等领域的7个项目。

而芯华创新中心(成都中心)同样魅力四射,吸引了超过800名行业精英、企业家和投资界人士,共同推动科技创新产业的蓬勃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蓉漂”引才工作站也在此次清华-成都合作中正式揭牌。

这些工作站不仅是招才引智的平台,也是连接清华和成都的桥梁,推动双方资源共享、智慧互通。

在这种双向奔赴中,“校地协同合作”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不断为创新提供新动能。

在这场“引才大战”中,成都向北大学子抛出了充满诚意的橄榄枝,不只是许诺了优厚的薪资和广阔的舞台,更展示了这座城市对人才的无比重视。

在蓉漂引才的背景下,成都高新区的蓬勃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年才俊,成为了新一代梦想实现的舞台。

未来,也许我们还会见证更多像“哪吒”这样的传奇在成都诞生,这场招聘会只是一个起点,更美好、更多元的未来,正向他们徐徐展开。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