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真实长相,被国外一画家偷偷还原,网友:和一位明星好像

白晴聊历史 2025-04-16 03:47:34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方丈

编辑|方丈

前言:

如果穿越能成真,你最想看看哪个历史人物的真面目?有人说想见武则天的风姿,有人说想看曹操的狠劲,但最多人提名的,非乾隆莫属。

这位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画像里一个比一个俊朗威严,可那真的是他本人吗?

一幅来自国外画家的“还原图”悄然流出,据说是根据当年清宫使节口述描绘的乾隆真人像。

画一曝光,网友们炸了锅:这不就是某位当红明星的翻版吗?乾隆到底长啥样?

天潢贵胄,龙颜初露

乾隆皇帝名弘历,是康熙帝的孙子,雍正帝的儿子。

身为皇家贵胄,乾隆自幼聪颖过人,深得祖父和父亲的喜爱。

康熙帝多次带他出巡,让他熟悉民情地理,为他日执掌天下积累经验。

雍正更是对这个儿子寄予厚望,早早就为他铺好了登基称帝的道路。

乾隆自小接受严格的宫廷教育,在帝王之学上有着超乎寻常的悟性。

四书五经,骑射武艺,样样精通。

他头脑灵活,记忆力惊人,曾经一天之内就背下了《千字文》。

乾隆还有过目不忘的本领,看过的奏折,过后都能倒背如流。

康熙和雍正对这个聪慧过人的孩子充满期望,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代明君,为社稷苍生造福。

乾隆少年时代的苦心习学,为他日后的执政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吸收了祖辈的执政智慧,又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行。

勤勉好学的性格,铸就了不凡的气度。

从龙颜初露的稚嫩少年,到举国钦仰的一代帝王,乾隆走过的,是一条披荆斩棘的荣光之路。

初登大宝,励精图治

乾隆继位之初,沿袭祖父和父亲的统治方略,决心让国家更加富强,让百姓安居乐业。

他虚心纳谏,注重选贤任能,广开言路,让天下读书人都能够参与到国家的建设当中来。

君臣一心,共谋发展,乾隆治下的清王朝一片欣欣向荣。

为了巩固边疆,平定叛乱,乾隆带兵亲征,戎马倥偬,开疆拓土,将大清的版图扩张到了空前的规模。

从东南沿海到西北边陲,从漠北蒙古到雪域西藏,乾隆的铁骑所向披靡,胜利的军旗迎风招展。

年轻的君主,骑马挥剑,亲历征战,以铮铮铁骨捍卫着这个庞大的帝国。

然而,乾隆并不满足于武功战绩,他明白,文治才是立国之本,安民之道。

因此,乾隆也在文化上颇下苦功。

他精通汉学,爱好书法绘画,大力整理典籍,编纂《四库全书》,将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集于一身。

他还广召能工巧匠,兴修宫苑园林,将大清王朝的气象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这位年轻有为的帝王治理下,康乾盛世的美誉不胫而走。

乾隆意气风发,志在千秋,他要让这个国家更加强盛,让子孙后代耀眼于世。

盛世背后,难逃权力的蚕食

然而,国家的太平盛世背后,乾隆却逐渐显露出专制独断的一面。

随着执政时间的增长,乾隆变得越来越耽于享乐,也越来越不愿听取逆耳忠言。

身边的奸佞小人如影随形,逐渐侵蚀着这位帝王的决策。

从恭謙自抑的青年君主,到骄奢淫逸的垂暮之年,权力在不知不觉间蚕食着乾隆的心性。

他开始疏远臣民,不再倾听民意,渐渐脱离了民生疾苦。

宫廷内,歌舞升平,帝王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宫廷外,吏治腐败,百姓困苦不堪。

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天子,终究没能逃脱权力的桎梏。

彼时,西方列强已经蠢蠢欲动,开始觊觎神州大地。

乾隆后期鸦片贸易愈演愈烈,外患内忧接踵而至。

乾隆却仍然醉心于富丽堂皇的表象,对外夷入侵熟视无睹。

直到晚年,西方坚船利炮已经开始叩击大清王朝的国门,乾隆才幡然醒悟,然而一切已为时过晚。

权力的毒药,终是侵蚀了这位帝王的心智,盛世繁华轰然倾塌,大厦将倾,乾隆黯然离场。

宫廷画师郎世宁,一笔画尽真龙颜

在那个金碧辉煌的年代,在高高宫阙之上,有一位来自异域的画师,他就是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

时任乾隆宫廷画师的郎世宁,有着精湛的画艺和敏锐的洞察力,他笔下的乾隆,不再是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帝王,而是一个有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普通人。

被尘封多年的《乾隆皇帝半身像》,再度现世,历史尘埃散去,乾隆的真容跃然纸上。

与其他美化了的宫廷肖像不同,这幅画中的乾隆更加真实质朴,没有那些帝王的架子。

两鬓斑白,目光深邃,虽已过知天命之年,却仍透着一股不服老的倔强。

郎世宁以其独到的笔触,刻画出了一个立体饱满的乾隆,将乾隆的喜怒哀乐,心境变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位宫廷画师,用他的画笔,记录下了乾隆不为人知的另一面,那个有血有肉、真实鲜活的乾隆皇帝。

人们惊叹于郎世宁的画笔,更惊叹于他笔下的乾隆。

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帝王,那个雄才大略的一代天骄,竟也会有疲惫沧桑的时候。

岁月流转,铁骨铮铮的汉子,也抵不过时间的洗礼。

这一笔,不仅画出了真实的乾隆,更画出了人性的悲欢,生命的况味。

帝王将相,不过尔尔;功名利禄,终成过眼云烟。

戎马倥偬一生,难逃后人评说

乾隆一生,在位长达60年,创下了我国封建社会君主执政时间最长的纪录。

他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天下钦仰,将大清的疆土开拓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

在文化艺术上,乾隆也是多才多艺,诗书画三绝,为后世留下了众多传世之作。

然而,流光易逝,时过境迁。

这样一位众星捧月的帝王,晚年时的荒淫奢靡,也引来了不少诟病。

阿谀奉承,耽于享乐的乾隆,疏于朝政,国事渐渐荒废。

他生性多疑,善妒忌,身边亲朋都不能幸免。

晚年时,乾隆更是有失偏颇,将不忠不孝的罪名加于忠良之上。

一代英主,终是没能跳出权力和私欲的泥淖。

历史对这位在位60年的帝王,褒贬不一。

姑且不论这些评价是非曲直,乾隆一生,终究写就了大清王朝最绚丽的乐章。

他目光如炬,运筹帷幄那少年意气,他云淡风轻,洒脱赋诗那文人风骨,都成为了大清最闪亮的印记。

尽管晚年诸多遗憾,但乾隆盛世赫赫,万古留名的功绩,无可磨灭。

结语

乾隆皇帝,从一个聪慧好学的皇子,到雄才伟略的帝王,再到垂垂老矣的昏聩君主,他是一个充满传奇,也充满矛盾的历史人物。

当我们重新审视这段历史,品评这位皇帝的是是非非时,更要看到他所处的时代特点,给予客观公正的评说。

一个人,一朝天子,一段历史,都应被还原成本来的面目。

正如郎世宁笔下的那个乾隆,真实可感,弥足珍贵。

参考资料: 《清史稿》 《清朝通史》 《乾隆皇帝传》 《清宫后妃》

0 阅读:0
白晴聊历史

白晴聊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