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钢镚儿都要算清楚”的刀郎,究竟打了谁的脸?
2023年8月,刀郎的线上演唱会掀起了一波回忆杀,无数老歌迷沉浸在《2002年的第一场雪》的旋律中。
,半年后,刀郎工作室的一纸声明直接炸上热搜——这场演唱会的126万打赏收入,竟然一分钱都没进他的口袋,甚至连测试直播间的13.4元都被公示得明明白白。
刀郎的这波操作,堪称娱乐圈的一股清流。
要知道,明星做公益并不罕见,但像他这样“较真”到连税费都不放过的,绝对算得上独一份。
根据工作室的声明,这场演唱会原本是为老歌迷圆梦,谁料刀郎转头就把所有收入捐给了新疆儿童。
126万的收入,扣除40万税费后,剩余的86万通过银行分批转账捐出。
更绝的是,今年3月报税时,团队还申请退回已缴的40万税费,再次全额捐赠。
换句话说,刀郎团队用合法的退税规则,把原本“蒸发”的税费硬生生“抠”回来捐了!
细节决定成败,刀郎的操作堪称“细节教科书”。
13.4元的测试费、126万的收入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银行转账因限额分5天完成,流水记录全公开;捐赠证书、退税凭证直接甩出,时间线严丝合缝。
有网友调侃:“这账目明细比上市公司的财报还让人放心!”
对比某些明星“诈捐”“摆拍”的套路,刀郎的“较真式捐款”简直成了内娱的照妖镜。
要知道,百万收入对顶流明星而言不过是一条广告费,但刀郎宁可等半年走完退税流程,也不愿少捐一分钱。
反观某些艺人,捐款必买热搜、晒图必带精修,甚至对追问账目的网友发律师函。
难怪网友锐评:“刀郎的捐赠证书,怕是内娱最贵的打脸神器。”
刀郎的这波操作之所以引爆舆论,恰恰是因为戳中了公众对“作秀式慈善”的厌恶。
当公益沦为流量生意,那些连一毛钱都要“死磕到底”的人,反而成了稀缺品。
毕竟在娱乐圈,敢把银行流水摊开来给网友“查账”的,除了刀郎,还能有谁?
有人说,刀郎的低调打了整个娱乐圈的脸。
但在我看来,他不过是做了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公益不是生意,真诚才是必杀技。
刀郎用行动告诉我们,慈善不是作秀,而是发自内心的善意。
他的每一分钱都捐得明明白白,每一份善意都传递得清清楚楚。
这样的刀郎,才是娱乐圈真正需要的“清流”。
那么,问题来了:刀郎的这波操作,究竟打了谁的脸?
是那些“诈捐”的明星,还是整个娱乐圈的浮躁风气?
或许,答案已经不言而喻。
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刀郎的“较真”显得尤为珍贵。
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公益不需要炒作,真诚才是最好的“热搜”。
现在,请问你自己:当你面对公益时,你会选择怎样的态度?
是像刀郎一样“较真”,还是随波逐流?
欢迎留言告诉我们你的看法。
毕竟,公益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