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10日,2018西安全球硬科技大会正在曲江国际展览中心举行,今天中午我特意去看了下。
“硬科技”这个词现在已不算生僻。去年11月,西安首次办全球硬科技大会,将硬科技定义为人工智能、基因技术、航空航天、脑科学、光子芯片、新材料等为代表的高精尖科技。
本次大会保持了这一定义的连续性,各大板块里都有不少科技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展位,另有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组成的高校展区,国防科工委、航空航天等系统的军民结合展区,以及美国、英国、俄罗斯、以色列等国的展位。
人工智能、机器人、特种无人机、防空导弹、空地导弹、反无人机系统、基因医学……从这些代表性行业就可看出,“硬科技”的确是高精尖领域的先进科技,但问题也就在这里——针对终端消费的很少,因而阳春白雪,曲高和寡。
就以我在展馆里所见,虽然是免费展会,微信登记即可刷脸通过安检,但场内观众仍然寥寥无几。同样是中午这个时间段,同样是在曲江国展中心,举办汽车展会、食品展会、服装展会、婴童展会时可都是人声鼎沸。
在上述这些硬科技领域里,与大众最为接近的就是人工智能了——不但可直接影响终端消费者,也有为广大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提供升级的广阔空间,即所谓“万物互联”。前几天马化腾所说的由“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型也有这个意思,将客户从打游戏的消费者升级到传统产业里的企业群。
但这里又有一个问题——产业互联网是要挣中小企业的钱,但真正操作起来就会知道,想赚这些企业的钱太不容易了,至少比让个人充值的消费互联网难多了。实际上,目前的产业互联网主要是政府在推动变革。即便方向是正确的,政府推动的力度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希望是瓜熟蒂落,最多是稍微催熟,但不可拔苗助长。
《硅谷百年史》的作者阿伦·拉奥曾在中文版序言里写道,“硅谷的奇迹能在西安、哈尔滨、南京或上海发生吗?”从中可看出,在这位美国人的心里,西安是中国最有实力的科技城之一。但在目前,中国硅谷?硬科技之都?西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