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了拂衣去!余承东卸任华为汽车BU董事长,知情人士透露升职了

头号分享 2025-04-08 14:34:00

文|头号分享

编辑|头号分享

华为作为我们国内最顶尖的科技公司之一,不仅自主研发了国产芯片、所设计的手机赢得了大众的青睐,跨界生产出来的新能源电车成为了用户的首选之一。

其中,余承东作为华为的董事长、终端BG董事长(负责管理和指导该业务集团的各项业务)、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这些年来为广大消费者带来了很多不一样的电车技术体验。

把鸿蒙系统与电车相融合,造就了华为电车的问世。

可在本月四号的时候,有细心的网友发现余承东的所有社媒账号发生了一些改变,其中“BU董事长”这个头衔没有显示了。

据报道称,不再包括“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

他的这一职位变动也是引起了网民们的关注,这有很大概率是在为了华为电车业务调整策略。

余承东是在一九九三年加入到华为,曾历任过3G产品总监、无线产品行销副总裁、无线产品总裁、欧洲片区总裁、战略与MarKeting总裁等。

现任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专门负责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智能设备的部门)。

据知情人员透露,他不再兼任HUAWEI电车BU CEO,不是不管理该领域的生意了,而是更加聚焦在HUAWEI终端和鸿蒙智能汽车技术生态联盟。

而且,在上月三十一号的时候,被外界看做HUAWEI电车BU的一家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企业)已经完成了调整。

法定代表人变成了徐直军(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董事,华为引望董事长),HUAWEI的持股比例由原来的百分百,调整到了百分之八十,新增了阿维塔和赛力斯两大公司的股东,分别持股百分之十。

其中在管理层,安排了七位高管,由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担任引望智能的董事长。

而余承东和朱华荣(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为副董事长;

靳玉志(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担任董事和经理;

张兴海(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卞红林、白熠担任董事。

很多人在看到这样的变更和调整后,应该会很诧异。

这或许跟这段时间的小米事件有很大的关系,而且余承东还特别的能吹牛,各大电车车企是时候停止夸大宣传的营销手段了。

小米事件说明了智驾技术在当前依旧是存在不成熟阶段的,尤其是在施工路段、黑暗环境等。

在急速状态下驾驶车辆,是很难应对突发情况的。

在去年春节期间,余承东在社媒上发布了自己开着问界M9回老家的智驾之旅,他感叹道华为ADS2.0高阶智能驾驶要不用高精地图的NCA版本实现了很大的突破。

他说到:“自己打着瞌睡就把车开了回来。”

他还吐槽双手要搭在方向盘上让他很不满意,中间长时间将手离开方向盘还被处罚了两次,声称想把这个手离开的检测功能给取消掉。

余承东作为华为董事、公众人物,宣传自家的产品并没有什么问题,但过度夸张的宣传,就是再将消费者往火坑里推。

像这种涉及到人身安全的,这样去夸张宣传智驾,出了事情,每一家车企都逃脱不了干系。

智驾是什么,我们都知道,驾驶员可以不用踩油门和刹车就能实现自动前进和刹停。

但我们更要知道,智驾是汽车在辅助驾驶员,而不是驾驶员在辅助智驾,整体的驾驶和安全还是由驾驶员全权掌控的。

自从去年开始,城市领航辅助驾驶功能上车、端到端等智驾技术爆发式的被普及。

且二零二四年一度被看做为是整车智能驾驶的一年。

瞬间,像“高阶智能驾驶系统”、“智驾平权”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将高阶智能驾驶功能从高端车型普及至全价位车型,让消费者以更低成本享受智能化出行服务几乎已经成为了每一家车企的营销手段。

汽车公司频繁推出网络连接大模型的智能驾驶,并夸张式的宣传,关键还是想打造跟别家不一样的东西,目的就是为了把车给卖出去。

岚图董事在接受采访时说到:“业界内缺少智驾的标准化,从负责任的方面来看,必须向消费者揭示什么是智驾,要有清醒的判断和深入的解析,赋予用户正确的判断权利。”

这时候就要说出一句经典的老话“不是谁声音大,谁就是老大”。

其一,目前,汽车领域已经陷入了白热化的角逐阶段,汽车公司推出新产品的速度在加快,互相比拼参数已经成为了不少公司在开发布会时,成为营销的卖点。

在某些层面上,该领域已经陷进了“人人自称拔得头筹”的骄傲心态。

其二,汽车公司在夸大宣传智能驾驶,通常将L2+进行包装,仿佛就好像L3级别的自动驾驶已经就在眼前了。

汽车公司在推销中着重说到具备更高智能化水平和复杂环境适应能力的驾驶辅助系统,可并没有清晰明了的告诉消费者智能驾驶功能在晚上等一些无法预料场所的失去控制的概率。

这间接导致驾驶员会过度依赖这类技术,部分车主将辅助驾驶就视作为通过人工智能、传感器和其他技术实现车辆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自主行驶的能力。

在去年,国内有关部门的平台接受电车软件投诉举报三点五万件,占电车投诉举报总量的百分之二十二点四。

用户反映的主要问题就是利用多种传感器(如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实时收集周围环境信息,并通过高级算法进行的失灵、中控会黑屏、在没有经过车主的同意单方面“锁定电源”、篡改或者拒绝提供汽车的数据。

还有虚假或者夸张宣传具有通过手机APP实现,支持垂直、水平、斜列车位泊入,并在障碍物出现时自动刹车保障安全?,以及自动驾驶功能等。

当技术系统遇到了安全不可逾越的界限?,宣传终将遭到反噬。

一部分车主将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当做自动驾驶来使用,这几年,由于驾驶员不合理使用驾驶辅助,导致出现事故的新闻也不少。

二零二二年,蔚来用户的一场事故,第一次将国内自动驾驶系统推到了百口难辩的处境。

就是因为这一次事故,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就对产品的宣传用词进行了更改,修改了加时辅助系统的名称。

理想车企将辅助驾驶系统从“理想AD高级辅助驾驶系统”更改为“理想AD辅助驾驶系统”,将“高级”两字去除了。

而小鹏是将“xpilot3.5自动辅助驾驶技术”更改为“xpilot3.5智能辅助驾驶技术”,将“自动”改成了“智能”。

就连全球最有名的TESLA都从“完全自动驾驶能力”更改为了“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所以说,这些所谓的智能驾驶,就是在辅助车主,但完全掌控权还是本人。

自从小米出事以后,现在的高速路标都已经提醒了智能驾驶不要轻易使用,尤其是夜间。

国内的智驾系统还不够成熟,安全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也是希望车企在宣传这一科技的时候,不要夸大,要为了用户安全着想,是什么就是什么,这样才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率。

且现在的华为一直被大众青睐,更是有很多人相信华为的造车技术,余承东也一定可以造出更好的华为电车。

参考信源:新京报2025-04-04余承东卸任华为车BU董事长,知情人士:更聚焦终端与鸿蒙智行

0 阅读:1
头号分享

头号分享

嘻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