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种种原因吧,加上在网上看了很多点评之类的,相对于其他国庆档作品,这部电影我内心的期待值还是蛮高的。
但是看过之后感觉……好像没有我想象的那样好看?
不知道是不是其他人的影评造成的影响,总之看完后心里不咸不淡的。
挠头。
让我感触最深的,大概是《神笔马亮》中主角扮演着大鹅,隔着玩偶的脑袋看着妻子的笑靥如花,摸着她肚子里未出世的宝宝……我真的超喜欢这段剧情,比喜欢主角老婆发现真相,在乡村中一路走来看到他留下的那些痕迹的那段还要喜欢。
还有就是《回乡之路》中,结局最后最后的时刻,大师姐答应了主角要在村里直播带货,二人像小时候一样打闹着,虽然有些生疏,但是那股开心真的是溢出来了。
以及《北京好人》中表舅在被抓住之后说医保卡是偷的那段剧情,和主角最终不买车了帮他交了手术钱的前前后后,也是很棒的创意。
至于其他的两个单元剧感情就没这么深了,《天上掉下个UFO》里关于同心结的设定挺用心,而《最后一课》里我比较喜欢老师在教室里絮絮叨叨,长大了的学生们在外面一个个地上前听那些几十年前的殷切叮嘱……很感动。
可以说整个电影里称之为亮点的东西还是不少的。
这部作品的笑点很多。承包了最多笑点的应该是《神笔马亮》了,沈腾和马丽的组合简直是行走的喜剧,无论是一出场摔跤运动员上门理论,还是后来为了演戏村民的各种配合,无不让全场哈哈大笑。特别是视频聊天的时候故意制造卡顿的场景,堪称全片里最大的笑点。
然后还有《北京好人》中冒名顶替的各种骚操作,剧情设定得很有创意;《天上掉下个UFO》里对UFO的周边开发和发明家的奇怪发明都很搞笑;《最后一课》村民们为了恢复老教室的“殚精竭虑”;《回乡之路》前面大半部分主角的各种翻车……
可以说这部电影在搞笑上还是蛮有诚意的,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独特的笑点,不愧于介绍中的“喜剧片”三个字。
之前看好评如潮的《最后一课》其实没给我带来太多的感动,对我触动最深的反而是《回乡之路》的结尾。看到活动开始之后那个小孩子的那场演讲,看到主角真正的做到了回报家乡,看到了他一次次地捐款创业带领家乡人民改善环境,看到他终于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那真是说不出的感动。而在后面,看到大屏幕上放出的那些真正让黄沙驯服的人们的照片,看到那些照片上明晃晃的“已故”二字我真的泪目了。
再有,就是《神笔马亮》里,主角的妻子识破真相后走到观景台找他,看到他那双属于画家的手因为村里的杂事伤痕累累,跟他说我要跟所有人说你考上了俄罗斯的大学没稀得去,这句话不知道怎么就戳中了我。
这个电影的主体是主旋律。《北京好人》歌颂的是医保政策,《天上掉下个UFO》宣传的是乡村科技,《最后一课》讲述的是支教老师改变一代人,《回乡之路》说的是荒漠改造+回报家乡,《神笔马亮》说的是基层干部下乡扶贫。
虽然我知道这是一个主旋律的电影,但是这个故事里的主旋律看上去略显刻意,不是那种主要为了讲故事顺便宣扬一下主旋律的,更多的是为了一个主旋律的内容生生创作出一个故事来……这一点在《北京好人》里体现地格外明显,其他的整体相对不那么生硬。
总之作为一个主旋律作品而言它是合格的,虽然在整体的圆润度上称不上优秀,但个别故事还是蛮不错的。
我还是要说《神笔马亮》。我觉得最后主角妻子把主角做的工作的立意拔高到人民的角度太过于刻意,说点在田间和墙上作画、为了改善村民生活如何如何的更加真实吧?目前的安排就显得过于突然。
让我看的最不舒服的就是《最后一课》,里面那个叫皮特的小孩是在哪找的熊孩子?说实话看到那段剧情我真的想冲进去打他一顿,大家的努力就这么被你嚯嚯了?教室里就你一个人有彩笔?秀秀秀秀什么玩意呢?
其他的单元剧中虽然也各有不那么圆满的地方,但是不像这两个让我如此地有吐槽的欲望。
但总而言之,瑕不掩瑜吧。虽然我看完了内心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波动,除了某些剧情感觉有点意思之外,对于影片整体感觉不是很优秀——我不会把这个作品安利给其他人。
但是从作品本身来说,算是个中等偏上的作品吧。不会觉得浪费钱,但也不会认为有多值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