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里,“镇”释义为博压,即大面积地压住。在尚无家具、席地而坐的年代里,人们在坐席四角放置或石或铜的席镇,压住席角,以免移动。纸张问世后,轻薄的宣纸易为风动、扰人行墨,于是人们假借席镇的功用制成镇纸、压在纸角。这一镇,便是千年。
中国文人自古即有赏器咏物之好,就文玩清供而言,除笔、墨、纸、砚外,摩挲把玩得最多的便是镇纸。镇纸,也叫纸镇。凡是铺开纸张,写字绘画的,也就必须要用纸镇。于是,镇纸的精美雅致,小巧坠重的特点,也成为书案上不可或缺的“神器”。
镇纸正式进入书房不晚于南北朝时,《南史·垣荣祖传》:“帝(齐高帝肖道成427-482)尝以书案下安鼻为楯,以铁为书镇如意,甚壮大,以备不虞,欲以代杖”。由此可见,镇纸至今已逾1500多年。宋元及以前的镇纸甚少有传世品,多为书籍文献中所论及。
镇纸的种类极为复杂。形制上有尺、方、墩、琮、印形,等等。较多为瑞兽,诸如狮、虎、牛、羊、马、兔、龟等。材质有玉、石、铜、铁、金、银、木、竹等。就目前存世镇纸来看,玉器类以唐、宋为上。铜质的以永乐、宣德年间之物为上。工艺诸般,各有千秋。
明万历年间的礼部主事屠隆,曾专门写过一册除笔墨纸砚之外的文房诸具,谓之《文具雅编》,其间写到“镇纸铜者,有青绿虾蟆,有蹲虎、蹲螭、眠龙,有镏金辟邪、卧马,皆上古物也。”如是描述,古籍中多有记载,可见镇纸的形,灵禽瑞兽居多。小小一方,镇住纸角、亦缄默内敛地守护住书案,这块文人的“城池”。
“压尺”也作“镇尺”。与镇纸一样用途,却是两般器物,典籍可证。南宋文学大家岳珂在其《愧郯录》中,写及“御前列金器,如砚匣、压尺、笔格、糊板、水漏之属,计金二百两。”这册以记载宋代典章制度的籍本,罗列分明,将镇纸与压尺列为二物。
目前所见明代镇纸来看,其形多为尺状,上有兽钮,与文献记载相符。清代铜镇纸在沿袭明代风格的同时有所创新,特别是随着工艺技术的进步,装饰味道十分浓郁的镇纸开始出现,可谓集观赏性与实用性于一器,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为文房珍玩中的精细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