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硕士王青松,攒够350万后,携妻隐居深山11年,后来怎样了?

法不可贷军事 2024-09-30 02:55:11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现在很多家长都注重学历,在他们眼中,只要有学历就能在毕业后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才能养家糊口。

如果家族世世代代都是农民,想出一个研究生,似乎非常困难,在很多人看来也不可能做到。

不过还真就有一个人,他叫王青松,靠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北大硕士研究生。在毕业后,他慢慢地在工作岗位中成为了专家级别的人物,并且在养生讲座中赚到了几百万!可以说,他是几代人的骄傲。

然而就在他的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他选择退隐山林,从此了无音讯。

11年后,王青松终于露面了,他一家人现在怎么样了?

一、逆袭北大学霸

河南洛阳安新安县有一个小山村里,王青松一直被父亲教导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一个好大学,找到一个好工作,摆脱这农村人的生活。

王青松也记住了父亲的话,每天刻苦用功学习,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帮父亲干活,然后到学校去读书,晚上回家借助昏暗的光线学习,就这样他的学习成绩全校第一。

就这样, 王青松顺利地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就在他要考大学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那个时候大学计划泡汤了,王青松显得非常失落。

他坐在一片荒地上,感觉自己这一辈子可能是走不出大山,想来想去还是回去帮着父亲下地干活去吧。

就在他回家的时候,父亲告诉王青松,河南信阳机要处要他拿去工作。王青松刚开始并不相信,后来发现这是真的!

虽然没考上大学,但是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也是可以的。

在工作期间,王青松需要拨打和接听很多电话,毕竟机要处就是这样,很多人员都需要电话沟通。

每天把那些号码记在本子上非常枯燥,于是王青松便用几天的时间便把那些号码记在了脑子里!

同事们都看懵了!王青松每次打电话都不用看本子里记录的号码,直接就拨打了对方的号码,号码还非常准确。

在每次组织活动中,王青松都是非常积极地,尤其是古诗词更是背得滚瓜烂熟,也过目不忘。

1977年,国家恢复了高考,王青松肯定是积极报名参加高考。

由于很多年没有念书了,刚开始王青松显得非常不适应,后来他挑灯夜读,刻苦努力,终于拿到了河南文科第一名,后来被保送到了北京大学国政系。

北京大学人才济济,王青松在面对那些人才时也没有退缩,而是一直在班级里刻苦学习。并且他的组织能力和演讲能力非常强,在学校里也被评为团支书。

可以说,王青松已经实现了人生中第一个梦想,能进入北京北大。可以说在北京想找到一个事业单位且事业单位都很正常。

本科毕业后,王青松接到了很多事业单位的电话,要他去上班。

不过王青松对知识的热爱是非常大的,他便报考上了北大法律系的研究生。

二、审视人生

1986年,王青松被留下来当老师,这是一份相当受人尊重的职业,王青松也非常满意。

王青松知识渊博,讲课方式也和其他老师不一样,他喜欢用幽默的方式讲课,不喜欢枯燥的讲课。而且他并不需要学生死记硬背,一定要理解每一个内容才是关键。

就这样他带出来的学生成绩都非常优异,王青松也受到了校长的表扬,并要提拔他做特级教师。

1985年的时候,养生在民间非常受欢迎。人们似乎很注重养生,但到底怎样养生才能更有益健康才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点。

王青松对养生多少有些了解,又读过很多老子的书,所以在课堂上便简单讲了养生方面的知识。

他自己都没想到自己的养生课能得到学生们的关注!他提出的观点也让学生们非常喜欢,甚至有的学生按照他的意思去养生,或是告诉父母怎样养生。

校长找到了王青松,让他多开一些这样的课程,王青松点点头,便继续每天讲养生课了。

之后,记者来采访,王青松的课很快在北京传开。

王青松也迅速走红,之后不仅是学生听他的课,就连社会上的人也听他的课,他经常在综艺节目中讲解养生课。

经常出席一些系列活动和讲演,王青松一点点积攒了不少钱,听说已经有350万了。

在当时,王青松可以说是富翁了。而且老天爷似乎很眷顾他了,在一次座谈中,王青松认识了比他小12岁的张梅。

两个人相濡以沫,很快便谈起了恋爱,并走入了婚姻的殿堂。

王青松可以说是事业爱情双丰收,成为了人生赢家。

可好景不长,1990年的时候,养生节目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野中。他报考的北大的博士也没能成功,他几次报考都没能选上。

学校中,他的养生课也在逐渐减少,甚至后来养生课被取消了,只能改成别的课程。

王青松也不再研究养生课了。王青松有时候觉得自己的人生之路并不顺利,甚至有些坎坷,他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的人生之路。他感觉未来的路很迷茫,于是便选择了更加宁静的生活方式。

1989年的时候,他和妻子选择从大学辞职,尽管学校一直想留住王青松,王青松还是离开了大学,并在2年后找不到这两个人了。

很多人猜测这对夫妇去了哪里,是离开了这座城市?

还是到国外去发展了,这都只是很多人的猜测,具体王青松夫妇到底去了哪里不得而知。

三、归隐山林

王青松夫妻俩来到深山中,在那里盖起了房子,并开辟了很大一块荒地种植各种蔬菜和水果。

还在周围养起了各种动物,完全是田野生活,非常悠闲自在。

他们两口子种植的蔬菜都是绿色食品,粮食没有半点农药,可以说过上了淳朴的农家生活。

他们两口子的生活方式也很特别,早上干活,晚上睡觉,家里没有电视,没有电脑,也没有电,只能靠着太阳能小灯照明。

就这样日复一日地生活,直到张梅怀孕了,按理说就算不去医院也得找个接生婆来吧。

王青松根本就不用,自己一个人上阵当起了接生婆。不过还好,孩子顺利地生了下来,小孩3岁的时候就会放羊。

周围的村民非常看不惯夫妻俩的种地的方式,本来可以用化肥来快速地耕地,王青松夫妻俩非要用原始的办法。

最后王青松夫妻俩搬到了更深的山里生活,在那里想要开辟新的土地就需要雇人,王青松便雇佣了几个人帮他们。

不过雇佣的那几个工人手很不老实,动不动就把自己养的羊偷走了。尽管遭遇这样的事,王青松也并没有在乎过,因为他想好好地过日子。

四 完全不适应现代生活

王青松终于不得不出山了,他通过网络寻找能帮助他的人。

并求助他的老同学,因为他的孩子已经7岁了,在山山自己的教育肯定不行,他希望能送孩子去城里学校读书,毕竟孩子是需要受到外界的教育的。

同学唐师曾非常为难,便适当地去联系城里的学校,可是张梅不同意孩子去城里上学,更希望自己一个人在家带孩子。

孩子的问题是一方面,还有生活的问题。这么多年隐居在山里,那些钱早就花完了,每年想维持生活得需要很多钱,在王青松看来他得出来挣钱了。

有人建议他推销自己的农副产品,王青松觉得这个办法很好,所以他把自己农副产品价格定得非常高,他认为自己的农副产品没有化学农药,完全可以放心使用。

他还想过要出书,把自己的经历都写出来,可时代的变迁,他太不知道现在市场的行情了。

王青松还发现,他和自己的妻子穿衣打扮有些老土,遭到很多人异样的眼光看待。他对股市和房价也不是很了解。

虽然王青松在一点点适应,可他始终觉得不适合自己。

没多久,他和自己的妻子再次隐居了下来。

从此了无音讯,不见了踪影。

王青松的经历可以说是非常有起伏的,从农村走出来,进单位工作,然后考上北京大学,在学校里又是风云人物,后来在大学里当老师也获得了不少收获。

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当时赚到几百万,又娶了妻子,可以说是事业爱情双丰收。

他选择归隐山林也是他自己的选择,别人也没有权力指手画脚,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力和追求的目标。

尽管这种生活一般人适应不了,但细想一下,还是挺佩服王青松的,他的决定对他个人来说也是没有错的。

其实现在也有很多人愿意过田园生活,那里没有车水马龙的交通,没有各种各样的烦心事,种种地,浇浇花,享受快乐的生活也是很多城里人所追求的。

通过王青松的事,我们也应该好好地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究竟该走哪条路,哪条路是适合自己走的。如果觉得这条路是正确的,那就继续坚持走下去。

0 阅读:0
法不可贷军事

法不可贷军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