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汉高祖于宁山(今伏山村南)之南设立宁阳县,山东泰安宁阳县

甜橙小萌主 2025-01-04 17:32:58

宁阳县,隶属于山东省泰安市,地理位置优越,位于鲁中偏西,泰安市的南部。其东临新泰市,西接汶上县,南与济宁市兖州区交界,东南则与济宁市曲阜市、泗水县接壤。北部以大汶河为界,与岱岳区、肥城市相望。全县总面积达1125平方千米。

宁阳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西汉时期,汉高祖于宁山(现今的伏山村南)之南设立县治,因地处山南,阳光充足,故得名宁阳。

地貌方面,宁阳县地势东高西低,地形多样。东部区域多为低山和丘陵,而西部则主要是平原。县内的主要地貌类型涵盖了低山、丘陵、平原以及水面。

宁阳县城

宁阳县城,始建于556年(北齐天保七年),坐落于县境西南部的一片平原之上,位于洸河中游的东岸,与宁山相距8公里。在1949年建国之前,尽管历经多次修建,但县城规模始终有限,街道狭窄,房屋破旧低矮,经济状况落后,缺乏近代工业。建国后,城域不断扩展,街道与建筑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如今已焕然一新。

1980年4月,县委与县政府从原县府(西街东首)迁至朝阳路中段路北,县直各单位也大多集中在县政府周边。宁阳镇政府则驻扎在西关交通路中段路西。城区的布局井然有序,西部和北部为工业区,中部和东部则是文化区与商业区,而南部则多为居民区。在县城的中心,矗立着一座古建筑——文庙,它是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1982年和1985年经过两次国家拨款翻修,焕发了新的光彩。

关于宁阳故城,它正是今日县城的所在地,形状略呈正方形。历史追溯至北齐文宣帝时期,他将平原县治所迁移至汉宁阳城北十七里,即今日之址。从北宋开始筑建土城,历经金、明两代的增修,直至明正德六年遭遇农民义军拆除。

在明嘉靖九年,城墙被改建为外砖内土结构,四周长四里五十步,高二丈四尺三寸,顶宽一丈,底厚二丈,设有四座门楼和四座角楼,以及四座腰楼。四门各有登城台阶路一条,东门称寅宾(旧名望泗),西门称宝成(旧名临洸),南门称迎薰(旧名迎恩),北门称拱极(旧名瞻岳)。护城河深八尺,宽一丈二尺,四周环绕着蛇眼诸泉,旧时设有板桥,至清康熙三十七年,四门之桥均以石筑成。

县署原位于城中心,后移至学宫(文庙)处。历经元、明、清多代的增修与变迁,至清光绪八年,县署内已堂、庙、部、院、衙署俱全。城内街道分为东、西、南、北四街,各街设有小巷和古建筑,以及众多小商店。元大德初年,县署西迁并建庙,之后陆续增建了大成殿、明伦堂、敬一亭等建筑。至明嘉靖十八年,又修泮池、增建禅室十八间及钟鼓楼等。城内还建有琉璃障壁、金声玉振坊、棂星门等建筑。此外,城东、南、西、北四关也各有特色庙宇和建筑。

然而,建国前由于年久失修和战争破坏,故城垣逐渐坍塌毁坏。建国后,随着新建筑的陆续崛起,故城面貌已发生巨大变化,如今仅存的古建筑仅为文庙大成殿。

历史变迁

宁阳县,这片土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上古时期,这里便属于少皞之墟,与曲阜毗邻,共同承载着少皞文化的传承。

进入夏朝,宁阳城一带被称作郕地,开始了其历史篇章。西周初年,周武王将其弟叔武封于郕,建立了郕国,为宁阳的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春秋时期,宁阳地区涌现了阐(刚父、刚)、成、阳关、曲池等多个地名,同时,讙、铸、遂等国也在此地留下印记。战国时期,成、阳关归入齐国,而刚则在鲁顷公二十四年被楚国所灭,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秦朝统一六国后,刚、成两地归属于薛郡。汉高祖七年,宁阳县因位于宁山之南而得名,并设立了多个县邑,如柴县、钜平县等,均隶属于泰山郡。同时,汶阳县也在此期间出现,归属于鲁国。汉武帝时期,宁阳县更是被改为宁阳侯国,传承了四世之久。

新莽时期,宁阳等县名有所更改,但东汉光武帝时期又恢复了原名。此后,宁阳等地在东汉、三国时期分别归属于东平国、泰山郡等,并一直隶属于兖州。

西晋时期,宁阳县被撤销,而刚则改为刚平。南北朝时期,宁阳故地并入无盐县,后又侨置平原县。北齐天保七年,平原县治所北移至今宁阳县城址,为宁阳的历史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隋朝时期,平原县因与其他同名县冲突而改名为龚邱县,并吸纳了钜平、刚、汶阳等地。唐至五代时期,龚邱县隶属于河南道兖州。宋朝时期,为避孔丘名讳,龚邱县改名为龚县,后又因避金显宗名讳而复名宁阳。

元朝时期,宁阳县曾一度被撤销并入滋阳县,但大德元年又复置,并一直隶属于山东济宁路。明清时期,宁阳县继续隶属于山东兖州府。

中华民国初年,宁阳县仍属兖州府,后随行政区划调整而隶属于不同的道和专区。抗日战争时期,宁阳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为抗击日寇做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宁阳县先后隶属于山东省鲁中南泰西区、泰安专区、济宁专区等地。1961年恢复泰安专区后,宁阳县一直隶属于之。1985年泰安地区改为泰安市后,宁阳县成为泰安市的一部分,至今未曾改变。

行政变迁

在元代,宁阳县实行了社制,每五十家被组织为一社。据韩珪的《宁阳历代沿革记》记载,乙未年(具体年份不详),朝廷下令各郡邑进行土断,以确定编民数量。到了壬子年(即宪宗二年,1252年),宁阳县共有四百八十四户,分为二乡八社。

明初,宁阳县沿用了元朝的社制。然而,在洪武十四年(1381年),县以下开始推行里甲制,每一百一十户被组织为一里,一里再细分为十甲。这一制度在正德六年(1511年)有所调整,里被改为社。根据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的《兖州府志·律置志》记载,宁阳县当时设有三乡三十一社(也称为“三十一里”),包括城西的青川乡、城北的堽城乡以及城东的贤义乡,各乡下辖若干社。

清初,宁阳县继续沿用明朝的旧制。康熙年间,实行了里社制和保甲制两套制度,但以里社制为主。然而,到了雍正以后,里社制逐渐废弛,保甲制成为主导。光绪年间,社制得到恢复。根据清咸丰元年重修的《宁阳县志·里社》记载,全县分为三乡,共设二十八社、一屯二十一集,详细列出了各乡、社、集的名称。

民国初期,宁阳县保留了社制,并在社以上设置了乡。民国元年(1912年)的《兖州府宁阳县自治区域图》显示了全县除城区外分为八个乡的情况。到了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乡社制被改为区乡制,全县划分为九个区,区辖七十三乡(镇),其中包括十六个镇,共辖七百三十四个村。

新中国建立初期,宁阳县的区划基本保持不变。1951年“民主建政”结束后,全县建成了8个区、92个乡,辖573个村。随后,区划名称由序数改为地名,并进行了多次调整。1958年,开始实行人民公社制度,全县建成了多处人民公社,下设生产大队和生产小队。此后,人民公社的数量和名称也经历了多次变更。

1982年,城关人民公社被改建为城关镇(公社级)。随后,全县进行了广泛的设区建乡和撤乡建镇工作。1985年,城关镇更名为宁阳镇;1994年和1995年,又有多个乡被撤销并建为镇。到了2001年,进行了大规模的乡镇合并工作。2006年,宁阳经济开发区被批准设立为省级开发区,并划入了部分村庄进行统一管理。

2010年,宁阳镇被撤销,设立了文庙和八仙桥两个街道,同时东庄乡也撤乡建镇。这些调整标志着宁阳县行政区划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至此,宁阳县的行政区划形成了新的格局。

0 阅读:0
甜橙小萌主

甜橙小萌主

甜橙小萌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