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和高圆圆的《走走停停》是喜剧,还是成年世界的无奈和嘲讽?

郁文娱娱 2024-08-04 09:00:44

图、素材/网络(侵删)

电影《走走停停》在端午假期上映,还拿下了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最佳影片、最佳女配角(岳红)、最佳编剧(黄佳)三项大奖。

故事讲述的是由胡歌主演的落魄北漂文艺青年吴迪,在遭受工作和感情的双重打击下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他的突然回来,不仅要面临着就业问题,还要重新磨合与家人的亲密相处。

母亲问他这回能待多久?他说准备在家里发展,还说北京的空气太干燥对皮肤不好,东西不好吃,人多交通不方便。

母亲一语戳破真相:待了十年得出这样的结论,你是混不下去了。

父亲也在一旁指责他眼高手低,如果早点脚踏实地,就是中高层了,不至于落到现在快四十岁了还无业游民。

这是不是我们大部分人的境遇呢?

年轻的时候总以为自己有才华,需要到大城市才能有大发展,看不起回到家乡过按部就班的日子。

可混了多年才发现,除了增长的年龄就是一颗疲惫的心。

吴迪去面试,他以为自己是从大城市回来的人,有多年工作经验,很容易就能找到一份工作,没想到面试了多家公司都没被录取。

原来他自诩的才华在别人眼里一文不值,最扎心的一次面试是,我们公司不招35岁以上的人。

屡屡碰壁后他跟着父亲带着礼物去找老熟人帮忙,好不容易得来一份工作,吴迪却给回绝了,他的理由是:不适合那份工作。

他对母亲说:到了这个年龄不该勉强,自己差的就是一个机会。听起来近乎幼稚又可笑。母亲直接怼他:你差的是实力。

演员们操着一口川渝口音,结合起吴迪苦不堪言的现状,父亲的愤怒,母亲的直言不讳还有妹妹的事不关己,观众看到的不是焦虑和压抑,反而是搞笑和轻松。

没有工作的吴迪彻底躺平了,要么在家里好吃懒做,要么双手插兜出门闲逛,没有钱用的时候会问母亲“借”,还会跟大爷大妈一起排队领超市发放的免费鸡蛋。

他不在意旁人的眼光,不忧虑成家生子,更不担心养老问题,他总是嬉皮笑脸,身上的那种松驰感和没心没肺的傻子心态,让不少人感到难以置信。

吴迪始终心怀年少时的梦想,他不甘于过平淡的生活,希望找到真正的自我,这时候遇见了同学冯柳柳,她是个记者,主要工作是拍记录片。

两个人便计划拍一部低成本的电影,先以吴迪这种从一线城市回到家乡的中年人为原型,在拍摄的过程中,吴迪把失败说成了寻找自我,美化成把力气留到冲刺阶段。

虽然他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冲刺阶段,但他还是相信会有那么一天,他的乐观、自信,哀而不伤都让人啼笑皆非。

吴迪能有这样的心态跟父母的教育有很大关系,尤其是他母亲。

被问到吴迪的婚姻问题时,他母亲说:男人四十岁结婚也很正常,还说混得好或不好都是别人说的,自己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最重要。

这个家庭虽然不富裕,但一家四口其乐融融,父母都在尽全力给予孩子们温暖和爱,做他们坚实的后盾,也正因此,吴迪即使人到中年,还可以像个孩子一样生活。

在冯柳柳的鼓励下,吴迪把之前写的剧本《似是故人来》拍成电影。

片中演员是吴迪的母亲和刘钧演的李远来担任男女主角,遗憾的是在影片还没拍完,吴迪的母亲就突然去世了。

原本一直反对她拍戏的吴迪父亲,穿上妻子的长裙,戴着假发,完成了这个角色的拍摄。

那一幕看得很让人心酸又感动。

然而,这部影片拍完了,冯柳柳的功劳被主编顶替,她辞职离开家乡去了北京发展,吴迪在父母都去世后,向生活妥协,以开出租车谋生。

他去到超市时,看着那台母亲生前坐过无数次却始终没有买的按摩椅出神,我不知道那一刻的他是不是在怨恨自己?

如果早些脚踏实地,起码成家生子,让父母能享受到天伦之乐,正因为自己太过随性,才导致半生碌碌无为,连一台按摩椅都无法给母亲买。

整部影片,前半场的轻松、幽默,后半场的无奈和酸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深刻地诠释出我们普通人的真实生活。

从年少的怀揣梦想,到中年的一事无成,面对着父母老去,突然离开,每个人在这个过程中都经历着成长和不一样的人生感悟。

那是一种无法诉说,呐喊不出来的伤痛。

每天仍旧循规蹈矩地吃饭、睡觉、上班、休息,可正是这种隐痛才更刺骨,更无力。

故事的结尾,吴迪开着出租车,旁边一部车子坐着冯柳柳和孩子还有她再婚的老公,两车并驾齐驱,一会他在前,一会她在前,走走停停,谁都没有说一句话。

这才是最真实的成年世界吧,任何言语都无法表达出内心的感受,不说是一种最体面的默契。

作为一部轻喜剧《走走停停》没有强行煽情,没有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大家看,而是以实实在在的叙事方式告诉我们,面对人生的悲喜和苦难,不必抱怨、颓丧。

同时也不必被世俗的枷锁束缚,活出轻盈和自在,过好自己的日子,找到真正的自我。

0 阅读:0

郁文娱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